關于引杖藜的詩詞(35首)
23
《石門洞》 宋·林景熙
臨溪雙石如層城,中有洞天門不扃。
杖藜穿莎入微逕,古藤絡樹春冥冥。
渴猿引子下飲澗,山瓢我亦分清泠。
一重一掩翳復郎,朱門金榜開殊庭。
24
《九嘆》 兩漢·劉向
逢紛
伊伯庸之末胄兮,諒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陽兮,惟楚懷之嬋連。
原生受命于貞節兮,鴻永路有嘉名。
楚辭
25
《七言》 唐·呂巖
金丹一粒定長生,須得真鉛煉甲庚。
火取南方赤鳳髓,水求北海黑龜精。
鼎追四季中央合,藥遣三元八卦行。
27
《自題小草亭》 唐·白居易
新結一茅茨,規模儉且卑。
土階全壘塊,山木半留皮。
陰合連藤架,叢香近菊籬。
壁宜藜杖倚,門稱荻簾垂。
28
《張舍人南溪別業》 唐·法振
新田繞屋半春耕,藜杖閑門引客行。
山翠自成微雨色,谿花不隱亂泉聲。
漁家遠到堪留興,公府懸知欲厭名。
入夜更宜明月滿,雙童喚出解吹笙。
29
《念奴嬌》 宋·劉克莊
自填曲子,自歌之、豈是行家官樣。
眼瞎背駝方引去,羞殺陳摶種放。
摺起殘編,寄聲太乙,不必煩藜杖。
陳人束閣,讓他來者居上。
30
《依韻和永叔見寄》 宋·梅堯臣
春風約柳一片西,欲托鳥翼傳音稽。
昨朝偶向東城去,草草又逢驄馬蹄。
長髯御史威正峭,沙堤來坐氣吐霓。
我乘小駟雖甚瘦,喜見驂馭猶解嘶。
33
《夏夜懷寄傳道》 宋·賀鑄
疲筋任藜杖,行藥下僧坊。
月出河漢白,雨余草木涼。
有懷社中子,引首東南望。
高韻少諧結,何心事征商。
34
《滿庭芳 贈韓四機宜》 元·馬鈺
機宜韓氏,不就承蔭,無心進修舉業。
惟恐名韁相引,無休無歇。
更有一般高見,鼓盆歌、轉生歡悅。
常落魄,訪村杯閑飲,不拘時節。
* 關于引杖藜的詩詞 描寫引杖藜的詩詞 帶有引杖藜的詩詞 包含引杖藜的古詩詞(3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