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引處的詩詞(956首)
124
《導引·彤霞縹緲》 宋·無名氏
彤霞縹緲,海上隱三山。
仙去莫能攀。
珠宮本是神靈宅,飚馭此來還。
云邊天日望威顏。
不似在人間。
當時齊魯鳴鸞處,稽首淚潺湲。
125
《導引·輕輿小輦》 宋·無名氏
輕輿小輦,曾宴玉欄秋。
慶賞殿宸游。
傷心處,獸香散盡,一夜入丹邱。
翠簾人靜月光浮。
但半卷銀鉤。
誰知道,桂華今夜,卻照鵲臺幽。
126
《導引·新宮翼翼》 宋·無名氏
新宮翼翼,鉅麗冠神京。
金虬蟠繡楹。
都人瞻望洪紛處,陸海涌蓬瀛。
仙輿縹緲下圓清。
彩仗擁天行。
熉黃珠幄承靈德,錫羨永升平。
128
《導引·鳳簫聲斷》 宋·無名氏
鳳簫聲斷,縹緲溯丹邱。
猶是憶河洲。
熒煌寶冊來天上,何處訪仙游。
蔥蔥郁郁瑞光浮。
嘉酌侑芳羞。
雕輿繡幰歸新廟,百世與千秋。
129
《導引·金殿晚》 宋·無名氏
金殿晚、愁結坤寧。
天下母、忽仙升。
云山浩浩歸何處,但聞空際彩鸞聲。
紫簫斷後無蹤跡,煙靄靄,夜澄澄。
曉夢到瑤城。
當時花木正冥冥。
130
《導引·紫鸞飛去》 宋·無名氏
紫鸞飛去,玉殿鎖坤寧,珠箔儼銀屏。
仙家不似人間世,無處覓云軿。
金鋪肅肅湛嚴扃,天冊下彤庭。
嘉觴好在新宮薦,萬世妥神靈。
131
《導引·笳鼓發》 宋·無名氏
笳鼓發、云慘寒空。
丹旐去、卷悲風。
憂勤六載親幾務,有巍巍、圣德仁功。
褰裳尊處大安宮。
荊鼎就、遽遺弓。
仙游攀不及,臣民號慟訴蒼穹。
132
《導引·霜月苦》 宋·無名氏
霜月苦、宮鼓冬冬。
霓旐啟、鶴闈空。
洞簫聲斷知何處,海山依約五云東。
玉符龍節參神閟,昭圣眷、慘天容。
千古恨無窮。
遍山松柏撼悲風。
138
《金處士歌》 元·楊維楨
蘇州古隱君,實始虞仲,隱居放言,中乎清與權。
次曰澹臺氏,言不枝,行不徑,未嘗匐走諸侯前。
五噫之夫,將其匹聯。
耕織為業,不廢誦與弦。
140
《鶴雛引》 宋·李新
君不見郝氏庭前晚日破秋陰,隆也便便千古心。
又不見云夢漁磯碧水處,俊也清名掛青名。
儒風忠節兩傳家,杰氣源源長不已。
武威夜色沈秋月,武威樓上歌聲咽。
* 關于引處的詩詞 描寫引處的詩詞 帶有引處的詩詞 包含引處的古詩詞(95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