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引卻的詩詞(443首)

    81 《江行無題一百首(一作錢珝詩)》 唐·錢起

    傾酒向漣漪,乘流東去時。
    寸心同尺璧,投此報馮夷。
    江曲全縈楚,云飛半自秦。
    峴山回首望,如別故關人。

    82 《演興四首·閔嶺中》 唐·元結

    □群山以延想,吾獨閔乎嶺中。
    彼嶺中兮何有,有天含之玉峰。
    殊閟絕之極顛,上聞產乎翠茸。

    83 《演興四首·閔嶺中》 唐·元結

    □群山以延想,吾獨閔乎嶺中。
    彼嶺中兮何有,有天含之玉峰。
    殊閟絕之極顛,上聞產乎翠茸。

    84 《宿丹崖翁宅》 唐·元結

    扁舟欲到瀧口湍,春水湍瀧上水難。
    投竿來泊丹崖下,得與崖翁盡一歡。
    丹崖之亭當石顛,破竹半山引寒泉。

    85 《王評事駙馬花燭詩》 唐·盧綸

    萬條銀燭引天人,十月長安半夜春。
    步障三千隘將斷,幾多珠翠落香塵。
    一人女婿萬人憐,一夜調疏抵百年。
    為報司徒好將息,明珠解轉又能圓。

    86 《荊南贈別李肇著作轉韻詩》 唐·王建

    輝天復耀地,再為歌詠始。
    素傳學道徒,清門有君子。
    文澗瀉潺潺,德峰來壘壘。
    兩京二十年,投食公卿間。

    唐詩三百首山水托物寄情

    87 《原上新居十三首》 唐·王建

    新占原頭地,本無山可歸。
    荒藤生葉晚,老杏著花稀。
    廚舍近泥灶,家人初飽薇。
    弟兄今四散,何日更相依。

    88 《贈太清盧道士》 唐·王建

    上清道士未升天,南岳中華作散仙。
    書賣八分通字學,丹燒九轉定人年。
    修行近日形如鶴,導引多時骨似綿。
    想向諸山尋禮遍,卻回還守老君前。

    89 《贈太清盧道士》 唐·王建

    上清道士未升天,南岳中華作散仙。
    書賣八分通字學,丹燒九轉定人年。
    修行近日形如鶴,導引多時骨似綿。
    想向諸山尋禮遍,卻回還守老君前。

    重陽節離別飲酒

    90 《宮詞一百首》 唐·王建

    蓬萊正殿壓金鰲,紅日初生碧海濤。
    閑著五門遙北望,柘黃新帕御床高。
    殿前傳點各依班,召對西來八詔蠻。
    上得青花龍尾道,側身偷覷正南山。

    女子宮怨

    91 《行路難》 唐·武元衡

    君不見道傍廢井傍開花,原是昔年驕貴家。
    幾度美人來照影,濯纖笑引銀瓶綆。
    風飄雨散今奈何,繡闥雕甍綠苔多。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樂府寫人憤懣

    92 《過櫟陽山谿》 唐·陳羽

    眾草穿沙芳色齊,蹋莎行草過春溪。
    閑云相引上山去,人到山頭云卻低。

    93 《韋道安(道安嘗佐張建封于徐州,及軍亂而道安自殺)》 唐·柳宗元

    道安本儒士,頗擅弓劍名。
    二十游太行,暮聞號哭聲。
    疾驅前致問,有叟垂華纓。
    言我故刺史,失職還西京。

    94 《重送浙西李相公頃廉問江南已經七載…領舊地新加旌旄》 唐·劉禹錫

    江北萬人看玉節,江南千騎引金鐃。
    鳳從池上游滄海,鶴到遼東識舊巢。
    城下清波含百谷,窗中遠岫列三茅。
    碧雞白馬回翔久,卻憶朱方是樂郊。

    95 《洛中送韓七中丞之吳興口號五首》 唐·劉禹錫

    昔年意氣結群英,幾度朝回一字行。
    海北江南零落盡,兩人相見洛陽城。
    自從云散各東西,每日歡娛卻慘凄。
    離別苦多相見少,一生心事在書題。

    96 《濟源寒食》 唐·孟郊

    風巢裊裊春鴉鴉,無子老人仰面嗟。
    柳弓葦箭覷不見,高紅遠綠勞相遮。
    女嬋童子黃短短,耳中聞人惜春晚。
    逃蜂匿蝶踏地來,拋卻齋糜一瓷碗。

    送別抒懷孤寂

    97 《贈商州王使君》 唐·張籍

    銜命南來會郡堂,卻思朝里接班行。
    才雄猶是山城守,道薄初為水部郎。
    選勝相留開客館,尋幽更引到僧房。
    明朝從此辭君去,獨出商關路漸長。

    98 《月蝕詩》 唐·盧仝

    新天子即位五年,歲次庚寅,斗柄插子,律調黃鐘。
    森森萬木夜僵立,寒氣赑屃頑無風。
    爛銀盤從海底出,出來照我草屋東。

    99 《與馬異結交詩》 唐·盧仝

    天地日月如等閑,盧仝四十無往還。
    唯有一片心脾骨,巉巖崒硉兀郁律。
    刀劍為峰崿,平地放著高如昆侖山。

    100 《大觜烏》 唐·元稹

    陽烏有二類,嘴白者名慈。
    求食哺慈母,因以此名之。
    飲啄頗廉儉,音響亦柔雌。
    百巢同一樹,棲宿不復疑。

    * 關于引卻的詩詞 描寫引卻的詩詞 帶有引卻的詩詞 包含引卻的古詩詞(44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