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引卻的詩詞(443首)

    341 《武平寺留題》 宋·王禹偁

    縣齋東面是禪齋,公退何妨引鶴來。
    長愛座中如洞府,卻慚衣上有塵埃。
    竹聲冷撼秋窗雨,山影青籠曉院苔。
    最憶去年飛雪里,煮茶煨栗夜深回。

    342 《酬安秘丞見贈長歌》 宋·王禹偁

    我聞進士登科換凡骨,信知不是風塵物。
    貢籍由來數百年,直疑空卻神仙窟。
    其間最貴龍虎榜,乘時得路為卿相。
    一從巢寇犯闕來,梁氏禮闈還草創。

    343 《酬種放徵君一百韻》 宋·王禹偁

    太歲在辛卯,九月萬木落。
    是時太陰虧,占云臣道剝。
    王生出紫微,譴逐走商洛。
    扶親又抱子,迤邐過京索。

    344 《公余對竹》 宋·王禹偁

    冠褐飄飄戶退公,引吟留坐一叢叢。
    買添幽景渾無價,洗卻繁陰別有風。
    曾任雪欺終古綠,也從桃映暫時紅。
    此君合是吾廬物,會種嬋娟伴釣翁。

    345 《竹溪直院盛稱起予草堂詩之善暇日覽之多有可》 宋·劉克莊

    吾鶴尤馴擾,俄如引避然。
    何曾厭茅舍,多是為茶煙。
    活計窮桑苧,枯腸老玉川。
    蒼頭猶爨下,丹頂已松顛。
    渴飲誰能免,高飛爾自賢。
    須臾休茗事,卻下竹傍邊。

    346 《太守林太博贈瑞香花》 宋·劉克莊

    拙筆蕪辭字半斜,情知見笑大方家。
    放教吉甫獨哦句,除卻微之誰別花。
    勾引親朋需果核,堤防風日損根芽。
    玉津應制須公等,林下樵歌敢自夸。

    347 《二月初七日壽溪十絕》 宋·劉克莊

    鎖卻藏舟屋,丁寧勿浪開。
    漁郎最饒舌,曾去引人來。

    348 《再贈錢道人二首》 宋·劉克莊

    尋師入蜀未曾逢,要看羅浮曉日紅。
    若見仙人知去處,卻來相引到山中。

    349 《榕溪隱者》 宋·劉克莊

    榕溪有隱者,幽事在溪曲。
    治地可十畝,方整如弈局。
    始行入荊扉,漸進至茅屋。
    樹之百盆蘭,繚以萬竿竹。

    350 《西岡僦居》 宋·文同

    出官在秦蜀,始末凡十年。
    所治得公宇,靡不完且堅。
    中堂與挾廊,角翼相鉤聯。
    領屬僅十口,出處皆安便。

    351 《奉酬新劍南守朱叔止次舊韻寵寄之什》 宋·周必大

    竹使分符化劍川,政成應不俟期年。
    買臣聊引會稽綬,長倩即登廷尉仙。
    棋戶雖高猶易敵,詩壇彌峻卻難肩。
    通家有契無纖隙,惡語深藏莫遍傳。

    352 《洪園洗心堂飲中偶成》 宋·洪咨夔

    官事何時了,抽身朱墨叢。
    未霜烏桕赤,得日紫薇紅。
    山勢西南缺,湖光左右通。
    引將絲竹卻,洗耳聽松風。

    353 《大道歌》 宋·白玉蟾

    烏飛金,兔走玉,三界一粒粟。
    山河大地幾年塵,陰陽顛倒入玄谷。

    354 《題白蓮院東軒》 宋·蔡襄

    昔年文酒自為情,身外鴻毛萬事輕。
    暑醉每憐風引夢,夜歸多見月隨行。
    重尋蘭若余芳在,卻怪桑門老態生。
    點數朋游今有幾,拂塵看字淚先橫。

    355 《垂柳長吟》 宋·邵雍

    垂柳有兩種,有長有短垂。
    唯茲長一種,偏與靜相宜。
    院宇深春后,亭臺晚景時。
    不勝煙羃羃,無柰日遲遲。

    356 《芳草長吟》 宋·邵雍

    芳草更休生,芳樽更不傾。
    草如生不已,樽豈便能停。
    雨后閑池閣,春深小院庭。
    是時簾半卷,此際酒初醒。

    357 《麻姑山送南城尉羅君》 宋·曾鞏

    麻姑之路摩青天,蒼苔白石松風寒。
    峭壁直上無攀援,懸磴十步九屈盤。
    上有錦繡百頃之平田,山中遺人耕紫煙。
    又有白玉萬仞之飛泉,噴崖直瀉蛟龍淵。

    358 《送程公辟使江西》 宋·曾鞏

    程侯昔使西山下,金印出懷光滿把。
    坐馳雷電破奸伏,力送春陽煦鰥寡。
    袴襦優足遍里巷,禾黍豐穰罄郊野。
    訟庭終日自虛曠,德宇平生本瀟灑。

    359 《和趙大監雪》 宋·張舜民

    臘雪稱為瑞,初春又不同。
    月藏燈市底,云泛彩山中。
    灑面猶堪數,連宵勢莫窮。
    催花縈小檻,引絮舞低空。

    360 《題陳季陵家巫山圖一首》 宋·韓元吉

    蓬萊水弱波連天,五城十二樓空傳。
    行人欲至風引船,不知路出巫山前。
    巫山仙子世莫識,十二高峰作顏色。
    暮去朝來雨復云,卻將幽恨感行人。

    * 關于引卻的詩詞 描寫引卻的詩詞 帶有引卻的詩詞 包含引卻的古詩詞(44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