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引爭的詩詞(352首)

    161 《念奴嬌(寄仙巖辛承旨)》 宋·蔡楠

    碧梧轉影,正露冷天高,涼生襟袖。
    此夕清輝,誰信道、夜色居然如畫。
    玉斧重修,寶奩初啟,萬里寒光透。
    將軍高會,翠鬟爭勸尊酒。

    162 《滿江紅》 宋·胡仔

    泛宅浮家,何處好、苕溪清境。
    占云山萬疊,煙波千頃。
    茶灶筆床渾不用,雪蓑月笛偏相稱。
    爭不教、二紀賦歸來,甘幽屏。

    163 《蝶戀花》 宋·黃裳

    誰悟月中真火冷。
    能引塵緣,遂出輪回境。
    爭奈多情都未醒。
    九回腸斷花間影。
    萬古興亡閑事定。
    物是人非,杳杳無音信。
    問月可知誰可問。
    不如且醉尊前景。

    164 《蝶戀花》 宋·黃裳

    誰悟月中真火冷。
    能引塵緣,遂出輪回境。
    爭奈多情都未醒。
    九回腸斷花間影。
    萬古興亡閑事定。
    物是人非,杳杳無音信。
    問月可知誰可問。
    不如且醉尊前景。

    中秋節寫景孤獨

    165 《念奴嬌(用傳安道和朱希真梅詞韻)》 宋·朱熹

    臨風一笑,問群芳誰是,真香純白。
    獨立無朋,算只有、姑射山頭仙客。
    絕艷誰憐,真心自保,邈與塵緣隔。
    天然殊勝,不關風露冰雪。

    166 《臨江仙(蘇倅席上賦)》 宋·虞儔

    萬壑千巖秋色里,歌眉醉眼爭妍。
    一枝嬌柳趁么弦。
    疑非香案吏,詔到小蓬天。
    樂事便成陳跡也,依人小月娟娟。
    尊前空唱短因緣。
    引船風又起,吹過浙江邊。

    167 《鷓鴣天(任靜江經略安撫日元夕奉親出郊)》 宋·鄒應龍

    彩結輕車五馬隨。
    傾城爭出看花枝。
    笙歌十里巖前去,燈火千門月下歸。
    蓮炬引,老萊衣。
    蛾眉無數卷簾窺。
    誰知萬里逢燈夕,卻勝尋常三五時。

    168 《括意難忘》 宋·林正大

    蜀道登天。
    望峨眉橫絕,石棧相連。
    西來當鳥道,逆浪俯回川。
    狷與鶴,莫攀緣。

    地名思念友情

    169 《括沁園春》 宋·林正大

    廬阜諸峰,爐峰絕勝,草堂介焉。
    敞明窗凈室,素屏虛榻,要仰觀山色。
    俯聽流泉。
    中有池臺,旁多竹卉,夾澗杉松高刺。

    170 《春歸怨(越調)》 宋·周端臣

    問春為誰來、為誰去,匆匆太速。
    流水落花,夕陽芳草,眼恨年年相觸。
    細履名園,間看嘉樹,藹翠陰成簇。
    爭知也被韶華,換卻詩人鬢邊綠。

    171 《瑞鶴仙》 宋·餘玠

    怪新來瘦損。
    對鏡臺、霜華令亂鬢影。
    胸中恨誰省。
    正關山寂寞,暮天風景。

    172 《念奴嬌(慶朱察推)》 宋·高子芳

    蔥蔥佳氣,人都道、今日垂孤令旦。
    怪得歡聲如鼎沸,準擬華堂開宴。
    三虎容儀三子,二喬態度二寵是姊妹,爭捧金杯勸。
    瑤池王母,何妨引領仙眷。

    173 《陳涉世家》 兩漢·司馬遷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
    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
    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
    ”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

    初中文言文詠史傳記敘事

    174 《過秦論》 兩漢·賈誼

    上篇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議論

    175 《廉頗藺相如列傳(節選)》 兩漢·司馬遷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于諸侯。
    藺相如者,趙人也,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
    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

    高中文言文傳記贊美寫人

    176 《蘇武傳(節選)》 兩漢·班固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為郎,稍遷至栘中廄監。
    時漢連伐胡,數通使相窺觀。
    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后十余輩,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
    天漢元年,且鞮侯單于初立,恐漢襲之,乃曰:「漢天子我丈人行也。

    高中文言文傳記贊美寫人

    177 《玉臺新詠序》 南北朝·徐陵

    夫凌云概日,由余之所未窺;千門萬戶,張衡之所曾賦。
    周王璧臺之上,漢帝金屋之中,玉樹以珊瑚為枝,珠簾以玳瑁為匣。
    其中有麗人焉。
    其人也:五陵豪族,充選掖庭;四姓良家,馳名永巷。

    詠物寫鳥思鄉

    178 《高山流水·次夫子清風閣落成韻》 清·顧太清

    群山萬壑引長風,透林皋、曉日玲瓏。
    樓外綠陰深,憑欄指點偏東。
    渾河水、一線如虹。
    清涼極,滿谷幽禽啼嘯,冷霧溟濛。

    豪放寫景抒情喜悅

    179 《莊辛論幸臣》 先秦·佚名

    “臣聞鄙語曰:‘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臣聞昔湯、武以百里昌,桀、紂以天下亡。
    今楚國雖小,絕長續短,猶以數千里,豈特百里哉?“王獨不見夫蜻蛉乎?六足四翼,飛翔乎天地之間,俛啄蚊虻而食之,仰承甘露而飲之,自以為無患,與人無爭也。
    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將調鉛膠絲,加己乎四仞之上,而下為螻蟻食也。

    古文觀止歷史故事寓理

    180 《魯仲連義不帝秦》 先秦·佚名

    秦圍趙之邯鄲。
    魏安釐王使將軍晉鄙救趙,畏秦,止于蕩陰不進。
    魏王使客將軍辛垣衍間入邯鄲,因平原君謂趙王曰:“秦所以急圍趙者,前與齊閔王爭強為帝,已而復歸帝,以齊故;今齊閔王已益弱,方今唯秦雄天下,此非必貪邯鄲,其意欲求為帝。
    趙誠發使尊秦昭王為帝,秦必喜,罷兵去。

    古文觀止寫人歷史故事

    * 關于引爭的詩詞 描寫引爭的詩詞 帶有引爭的詩詞 包含引爭的古詩詞(35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