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棄文的詩詞(512首)

    261 《觀滄浪亭石感而有作》 宋·劉敬

    蘇君在朝人不知,蘇君既沒人悲人。
    流風遺書見稱道,高文大句爭提撕。
    壁間草隸亦不置,剝苔椎土無棄遺。
    乃知死不興人共利害,而后不為時所疑。

    262 《送昆山丞謝子潚解官還朝》 宋·馬先覺

    結交無慮三十年,道同志合難其全。
    傾蓋相歡豈無有,當面論心背不然。
    晚知趨向動違俗,閉門避客魚淵潛。
    屬聞貳令非常好,才德遠過崔藍田。

    263 《次韻梁尉秦碑》 宋·莫濟

    六王失國四海歸,秦皇東刻南巡碑。
    法因史籀有增減,名與蒼頡爭飛馳。
    自言功德可歌頌,黔首個個愚無知。
    海神何故獨拒命,風濤塞路蟠蛟螭。

    264 《和閻帥侍郎見寄》 宋·沈繼祖

    繼祖歲在丙午少城試闈,與憲車張大著、涪陵盧史君諸公酬唱,不謂誤蒙安撫侍郎賞許。
    茲承寵賜漢中所和七詩,斂袵莊誦,舂容大篇,

    265 《送洪內翰知太平府》 宋·沈繼祖

    文章有正派,此派公獨傳。
    中絕僅如線,鸞膠真續弦。
    自有乘法累,吾道幾棄捐。
    相挻入茫昧,一律爭談玄。

    266 《送傅左司赴袁州》 宋·釋善珍

    長安貂蟬賤如土,故家文獻余一縷。
    平生粗疎不媚嫵,直語豈知犯張禹。
    腰間金印太二組,我自棄置君自取。
    兒時翰墨跨諸父,投老為郎方齒敘。

    267 《國史龍圖侍郎宋次道挽辭五首》 宋·蘇頌

    前日聞君撤瑟初,傷心悲憤不能舒。
    平生鮑叔偏知我,垂老莊龍獨棄予。
    人物風流今已矣,交流零落痛何如。
    從茲道義誰相告,每欲臨文輒廢書。

    268 《越問·金錫》 宋·孫因

    觀地產之所宜兮,惟金錫之最良。
    貢品肇於有姒兮,暨蒼姬而加詳。
    雖歷代之所珍兮,凜英氣其猶秘。
    歐冶子之神奇兮,爰採取而煉淬。

    269 《泛汝聯句》 宋·孫永

    平居厭城郭,具舟泛清汝。
    藍光一水遠,鐵色兩巖古。
    日華動中流,沙紋亂前渚。
    湍鳴達公橋,草綠襄王墓。

    270 《云安監勸學詩》 宋·王日翚

    云安古湯谿,□□□□濱。
    無室不鹽煙,無民不樵薪。
    士子獨希少,錐刀事艱辛。
    我因沿檄來,暇日聊咨詢。

    哲理

    271 《送楊舒州》 宋·衛博

    我昔懷軍書,西行盡淮泗。
    是時敵方張,長江飲渴騎。
    憨將何一律,兩地一朝棄。
    川原厭膏血,關山接烽燧。

    272 《同官三人率慶裘元量司直於湖中有詩呈諸公》 宋·徐僑

    欲晴未晴還不雨,無日無雨又無暑。
    煙薄微籠四岸山,空翠卻向湖中聚。
    今日之游誠佳哉,湖山文字中銜杯。
    相為此約亦已久,天相其逢資追陪。

    273 《成都書事百韻》 宋·薛田

    混茫丕變造西阡,物象熙熙被一川。
    易覺錦城銷白日,難歌蜀道上青天。
    云敷牧野耕桑雨,柳拂旗亭市井煙。
    院鎖玉溪留好景,坊題金馬促繁弦。

    274 《讀書》 宋·薛仲庚

    憂來驅我行,困來驅我睡。
    文章堆案頭,時復一開視。
    豈能皆通說,偶然聊適意。
    駿馬驟平途,里程何足計。

    275 《送杜靖國知連州》 宋·鄭俠

    杜氏世德光無前,聲華行實相輝鮮。
    蕢之職也在刀匕,親舉罰爵平公筵。
    預之聞見合左氏,春秋大法因粲然。
    詩為郡守稱杜母,南陽之人今尚傳。

    276 《和酬宋竹坡韻》 元·郭鈺

    寄詩問我山中事,性懶家貧一事無。
    春甕酒香梅未落,午窗夢起鳥相呼。
    舊來叔夜交游絕,老去文通筆硯枯。
    鷗社共盟君未棄,何須馳志向伊吾?

    277 《上執政四十韻》 元·雅琥

    圣主飛龍日,求賢似拾珍。
    典謨皆故老,登用必元臣。
    日月當黃道,風云擁紫宸。
    華封歸帝力,壽域囿吾民。

    278 《輕舉篇》 明·劉黃裳

    幼學道術騎茅龍,咳唾吹上昆侖峰。
    身輕轉訝茅龍重,角觸孔翠石鯨縱。
    仗劍叱龍赤發怒,拋茅入海瑣玉樹。
    別檢靈文學作云,英英足下覺氤氳。

    279 《張烈婦》 明·陸師道

    抱璧置泥涂,皎然質不泯。
    菖蒲九節花,雖死常流芬。
    十三學裁衣,十六誦詩書。
    十七婦道成,十八為君妻。

    280 《贈梁五兄》 明·陸之裘

    太常畫品稱絕俗,海外皆傳夏公竹。
    房櫳有女十五人,蘭佩云鬟總如玉。
    夫人賢德婦中英,伯夏乃是夫人生。
    尚寶當年閱諸女,獨指伯夏勞經營。

    * 關于棄文的詩詞 描寫棄文的詩詞 帶有棄文的詩詞 包含棄文的古詩詞(51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