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棄惡的詩詞(157首)

    61 《稽山書院尊經閣記》 明·王守仁

    經,常道也,其在于天謂之命,其賦于人謂之性,其主于身謂之心。
    心也,性也,命也,一也。
    通人物,達四海,塞天地,亙古今,無有乎弗具,無有乎弗同,無有乎或變者也,是常道也。
    其應乎感也,則為惻隱,為羞惡,為辭讓,為是非;其見于事也,則為父子之親,為君臣之義,為夫婦之別,為長幼之序,為朋友之信。

    詠物

    62 《芙蓉女兒誄》 清·曹雪芹

    維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競芳之月,無可奈何之日,怡紅院濁玉,謹以群花之蕊,冰鮫之縠,沁芳之泉,楓露之茗,四者雖微,聊以達誠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宮中撫司秋艷芙蓉女兒之前曰:竊思女兒自臨濁世,迄今凡十有(通“又)”六載。
    其先之鄉籍姓氏,湮淪而莫能考者久矣。
    而玉得于衾枕櫛沐之間,棲息宴游之夕,親昵狎褻,相與共處者,僅五年八月有奇。
    憶女兒曩生之昔,其為質則金玉不足喻其貴,其為性則冰雪不足喻其潔,其為神則星日不足喻其精,其為貌則花月不足喻其色。

    長詩

    63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64 《太上感應篇》 宋·李昌齡

    太上曰:禍福無門,唯人自召。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
    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人皆惡之,刑禍隨之,吉慶避之,惡星災之,算盡則死。

    宗教勸善

    65 《運命論》 魏晉·李康

    夫治亂,運也;窮達,命也;貴賤,時也。
    故運之將隆,必生圣明之君。
    圣明之君,必有忠賢之臣。
    其所以相遇也,不求而自合;其所以相親也,不介而自親。

    憂思感慨命運

    66 《破窯賦/寒窯賦/勸世章》 宋·呂蒙正

    版本一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
    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雞兩翼,飛不過鴉。
    馬有千里之程,無騎不能自往;人有沖天之志,非運不能自通。
    蓋聞:人生在世,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

    勸誡人生思想

    67 《訓儉示康》 宋·司馬光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吾性不喜華靡,自為乳兒,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羞赧棄去之。
    二十忝科名,聞喜宴獨不戴花。
    同年曰:“君賜不可違也。

    家訓道理

    68 《觀棋大吟》 宋·邵雍

    人有精游藝,予嘗觀弈棋。
    筭馀知造化,著外見幾微。
    好勝心無已,爭先意不低。
    當人盡賓主,對面如蠻夷。

    69 《大饑行》 元·揭傒斯

    去年旱毀才五六,今年家家食無粟。
    高囷大廩閉不開,朝為骨肉暮成哭。
    官雖差官遍里閭,貪廉異政致澤殊。
    公家賑粟粟有數,安得盡及鄉民居。

    70 《讀林罕小說》 宋·晁公武

    倉頡鸛鳥跡,於是創文字。
    原其制作心,本以便記事,呼讀猶強名,況乃論位置。
    周人建小學,六書分義類。

    71 《行路難·君不見富家翁》 明·張羽

    君不見富家翁,舊時貧賤不得志,平生親戚皆相棄。
    一朝金多賤還貴,百事勝人人莫比。
    子孫成列客滿堂,美人四座回鳴榼。
    躍馬揚鞭游洛陽,片言出口生輝光。

    72 《范資政移鎮杭州一百韻》 宋·金君卿

    圣門高弟游淵源,當時所得惟十賢。
    科張言行政與學,兼此四者誰能然。
    公含天資得具美,出文入武材謨全。
    軒昂盛時進以道,行高德鉅齊回騫。

    73 《慈竹》 宋·樂史

    蜀中何物靈,有竹慈為名。
    一叢闊婁處,森森數十莖。
    長莖復短莖,枝葉不崢嶸。
    去年筍已長,今年筍又生。

    74 《補史十忠詩·池州通判權州事趙公》 宋·劉壎

    若人作何狀,立節乃殊偉。
    人言此蜀珍,位卑名未起。
    坐分秋浦月,攝此千里寄。
    沙頭風色惡,寒城凜弘峙。

    75 《誡酒肉慈慧法門》 宋·釋遵式

    南無佛法僧,大慈三寶海。
    我念欲依教,普勸諸眾生。
    莫殺莫食肉,同蘊仁慈行。
    無病保長齡,未來成佛道。

    76 《效朱公叔絕交詩》 宋·薛澄

    東山有梟,不祥其名。
    惡木是息,惡聲是鳴。
    食不棄腐,飲不擇清。
    宜飛求伏,以晦為明。

    77 《歌兩淮》 宋·員興宗

    君不見北風吹淮風浪黑,鐵馬千群凝一色。
    當時廟論孰經濟,將相無言潛動魄。
    或云南紀當何憂,今代諸葛身姓劉。
    陸下喚取守淮甸,彼有勝算逾干矛。

    78 《老兒詩五十韻》 宋·張師錫

    鬢發盡皤然,眉分白雪鮮。
    週遮延客話,傴僂抱孫憐。
    無病常供粥,非寒亦衣綿。
    假溫衾擁背,借力杖搘肩。

    79 《安山待閘憩大柳下見蜣螂轉丸及窟穴埋藏之狀》 明·顧清

    蜣螂摶土丸,其智竟莫測。
    中包實糞穢,外裹疑橡栗。
    后推前復挽,圜轉何捷疾。
    端如趁嚴程,又似衒巧術。

    80 《飛花曲》 明·黎民表

    長安戚里競春陽,桃李花開夾道傍。
    遙裔鶴煙籠上苑,豐茸雞樹邇明光。
    濯錦含霞非一色,刻翠施紅映朝日。
    同心并蒂引鴛雛,接葉交枝棲鳳翼。

    * 關于棄惡的詩詞 描寫棄惡的詩詞 帶有棄惡的詩詞 包含棄惡的古詩詞(15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