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異面的詩詞(429首)

    141 《監造御茶有所爭執》 宋·徐璣

    森森壑源山,注注壑源溪。
    修修桐樹林,下蔭茶樹低。
    桐風日夜吟,桐雨灑霏霏。
    千業高一青,一業千萬枝。

    142 《宿廬山美廬》 現代·郭沫若

    一夕廬山宿美廬,美其合二而一乎!美齡美寇斯為美,涂炭涂窮豈異涂?渾身都是人民血,對面猶存虎豹居。
    中正題名文字在,教材反面勝于無。

    143 《游玲瓏山因訪朱氏草堂》 宋·沈與求

    平生丘壑心,馀事不掛目。
    藜杖南山來,要使富幽矚。
    異哉小玲瓏,蟠峙蒼弁腹。
    修藤結懸崖,飛溜響空曲。

    144 《累日前伏蒙袖書臨訪并小文編及明堂圖披玩尋》 宋·葉清臣

    進士不讀書,明經不根義。
    詬病君子儒,于今作文弊。
    禮部右詞賦,諸生竊科第。
    從道不違人,追趨斯近利。

    145 《和范蜀公題蜀中花圖》 宋·韓絳

    徑尺千余朵,矜夸古復今。
    錦城春物異,粉面瑞云深。
    賞愛難忘酒,珍奇不費金。
    應知色空理,夢幻即歡心。

    146 《香港感懷十首》 清·黃遵憲

    盜喜逋逃藪,兵夸曳落河。
    官尊大呼藥,客聚眾婁羅。
    王面鐫金寶,蠻腰跨革靴。
    斑闌衣服異,關吏莫誰何。

    147 《三十字母》 清·錢長澤

    布局先存根地,可關可拆最利,六三勝是九三投,鐵網七三非計。

    行子要得實地,垂蓮大角用意,神頭倚蓋扭雙飛,尖軋飛關審細。

    148 《璇璣圖》 南北朝·蘇蕙

    琴清流楚激弦商秦曲發聲悲摧藏音和詠思惟空堂心憂增慕懷慘傷仁
    芳廊東步階西游王姿淑窈窕伯邵南周風興自后妃荒經離所懷嘆嗟智
    蘭休桃林陰翳桑懷歸思廣河女衛鄭楚樊厲節中闈淫遐曠路傷中情懷
    凋翔飛燕巢雙鳩土迤逶路遐志詠歌長嘆不能奮飛妄清幃房君無家德

    149 《贈胡考》 現代·聶紺弩

    霜雪能教胃病松,操勞似把敵巢攻。
    幾經春夏秋冬日,衣笑東南西北風。
    狼洞難留青面獸,虎林微訪白頭翁。
    不知新四軍連隊,與此生涯果異同。

    150 《木皮散人鼓詞》 清·賈鳧西

    釋悶懷,破岑寂,只照著熱鬧處說來。
    十字街坊,幾下捶皮千古快;
    八仙桌上,一聲醒木萬人驚。
    鑿破混沌作兩間,

    151 《聚奇樓》 宋·陳觀

    世人寶珠玉,往往身殉之。
    日遇佳山水,誰復知其奇。
    余本邱壑士,煙霞夙所怡。
    結樓清溪上,青山匝四維。

    152 《別玉笥何煉師》 宋·陳元晉

    誠齋已古人,文字上無古。
    云龍涉相從,傅家有文武。
    異聞蘄一面,渴予心獨苦。
    龍門快先登,羨子賞音遇。

    153 《和王教暮春出游》 宋·戴埴

    矯矯雪霜心。
    孤貞受命獨。
    留滯染緇塵,垢面不靧沐。
    背城借一戰,填塹輪前瀆。

    154 《時思薦福寺》 宋·杜汝能

    □知山不厭,高處更營亭。
    對面開詩景,當空列畫屏。
    藥生香草異,蓋結古松靈。
    見說師齋暇,時來此讀經。

    155 《和周茂叔席上酬孟翱太博》 宋·傅耆

    古人務樂善,見士即推轂。
    今也多忌才,對面遠賢蜀。
    顧予嘗喜學,幽室未偶燭。
    幸會才翹翹,深慚識碌碌。

    156 《秋日憶次張弟》 宋·郭知虔

    秋風吹落葉,獨客異鄉心。
    生計憐吾拙,窮愁念汝深。
    面經三載隔,老惜二毛侵。
    飄泊南飛雁,何時返故林。

    157 《崇壽院霜鐘雙閣》 宋·韓松

    吾聞海上多云氣,萬狀千形各殊異。
    人間亦有亦等奇,二鐘之山蓋其類。
    高崖凌空上摩云,下有巖隙頗幽邃。
    料應自古水瀧濯,彈空蜂房懸師鼻。

    158 《贈儒僧空谷二首》 宋·江立信

    三十年前的秀才,而今面目現如來。
    元知三教本無異,走入千山喚不回。
    僧衲西風囊有錦,禪心明月鏡無臺。
    我聞空谷脊梁硬,多得名流青眼開。

    159 《文相生日》 宋·金君卿

    圣賢不世出,會合未可知。
    朝廷余百年,天將右重熙。
    經綸須得人,公為生斯時。
    維時秋九月,爽氣橫海涯。

    160 《慈竹》 宋·樂史

    蜀中何物靈,有竹慈為名。
    一叢闊婁處,森森數十莖。
    長莖復短莖,枝葉不崢嶸。
    去年筍已長,今年筍又生。

    * 關于異面的詩詞 描寫異面的詩詞 帶有異面的詩詞 包含異面的古詩詞(42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