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異路的詩詞(911首)

    841 《病后夏初雜書近況十首》 宋·方回

    富兒肥馬躍雕鞍,同伴何由識木蘭。
    拄杖扶攜元未老,交床隨逐本無官。
    三叉路口人心異,百尺樓頭客眼寒。
    黠鬼老狐足妖怪,架中閒摘舊書看。

    842 《旅次感事》 宋·方回

    溪港周遭曲,田原迤邐賒。
    猿猱崖刻削,烏鳥樹槎牙。
    近水皆宜竹,先春已報茶。
    千村經劫火,萬境嘆虛花。

    843 《贈送李顯之》 宋·方回

    君居予昔至,古鄆泰山隈。
    釣地盧泉美,帆天鉅野開。
    霸思齊相競,道感魯儒培。
    歷世傳微學,隨時產異才。

    844 《會張仲實宅得天字》 宋·方回

    兵甲更多難,桑榆迫暮年。
    孰能容此老,猶得并諸賢。
    空闊瞻喬木,推移嘆逝川。
    醉鄉春有路,暫覺異寒天。

    845 《寄題九華蘇君明甫夢牛亭》 宋·方回

    融融洩洩非煙霧,金門玉堂嚴陛枑。
    上帝高居朝百靈,神人真官儼無數。
    九華種德萱堂仙,許傍紅云聽韶頀。
    瓊林宴罷偃霓旌,詔賜麒麟引歸路。

    846 《送康彥博文夫吉州教長句二十韻》 宋·方回

    廟廊謁賢飯吐哺,留子翰林不肯住。
    閻公大學今儒宗,邀子同宿玉堂霧。
    曰我天南有嚴親,滫瀡旨甘奉朝暮。
    得一泮永廣文官,匹馬扁舟遂南渡。

    847 《送臨安洪行之次鮮于伯幾韻》 宋·方回

    丈夫志四方,出戶無萬里。
    焉能縮如蝸,郁郁久居此。
    于思今子駿,落筆甫友美。
    袞褒一字難,何獨賞之子。

    848 《歲除夜過白土市不宿夜幾失道田家地臥四十韻》 宋·方回

    臘月廿九日,丁亥之歲除。
    朝發句容縣,寒空晴色初。
    初晴信可喜,泥深猶尺余。
    午憩白土市,暮指丹陽湖。

    849 《白水寺》 宋·方回

    壁畫暗金則,無人犬吠堂。
    翠苔千古潤,玉水一尋方。
    塵路云蒸火,陰林石凝霜。
    仙凡元不遠,咫尺異炎涼。

    850 《送翁靈舒》 宋·葛紹體

    尋常居異所,客路得同行。
    別久話難盡,路長愁易生。
    湘江春自綠,衡岳古來青。
    何似歸休好,西巖深處耕。

    851 《分水嶺》 宋·葛紹體

    岐路東西分,閩浙自茲異。
    平波翼藂筱,荒丘帶深隧。
    漸聞新蠻音,不見舊朋類。
    悽然獨含情,誰與話幽意。
    滿空霜氣橫,鴻影過一二。
    回首良不堪,歸期數長至。
    茫茫宇宙大,人生本如寄。

    852 《乘桴亭》 宋·郭印

    孔子道不行,時君目腐儒。
    亂邦難置足,遂欲九夷居。
    更作乘桴語,與此意何殊。
    一木異舟楫,波濤寧可逾。

    853 《題史元量芳潤堂》 宋·郭印

    圣經杲杲日翔空,元與后學開愚蒙。
    著述成書不得已,令人誦習知吾宗。
    辭文旨遠非外至,一一流出自胸中。
    如木有根水有源,敷榮浸漬乃無窮。

    854 《提宮宇文朝議挽辭》 宋·郭印

    憶昔我弱冠,辟廱尾群英。
    公時少二歲,籍注國子生。
    同舍氣味同,異姓而弟兄。
    厥后公筮仕,我亦獵科名。

    855 《游大隋山》 宋·郭印

    我聞大隋名,夢寐猶記錄。
    得檄天彭道,喜氣和可掬。
    出城六十里,崎嶇轉江曲。
    山門忽斗上,危步依筇竹。

    856 《橫翠堂成與諸公落之蒙貺佳篇不敢當也謾作數》 宋·郭印

    何處無奇觀,隱顯隨所遇。
    事有幸不幸,邂逅元非素。
    招提枕山趾,出郭才數步。
    高亭齊浮云,杖策邀我屢。

    857 《王可交升仙臺四首》 宋·黃庚

    異人鍾秀氣,草木亦精神。
    見說為漁父,誰知悟道真。
    仙家多勝景,世路有迷津。
    安得騎黃鶴,相隨入昊閔。

    858 《望靈石》 宋·李處權

    杖藜出望江郎峰,清輝秀氣在眼中。
    當年何人運神斧,劖削碧玉成芙蓉。
    平地崛起五千仞,浮云落日當秋空。
    東西南北千里間,他山莫敢來爭雄。

    859 《雨望》 宋·李處權

    寒望暮雨來,隱見田中路。
    紛紛黃雀起,冉冉行人度。
    長林相蔽虧,連岡莽回互。
    莫作異鄉悲,百年均暫寓。

    860 《兵餽行》 宋·李復

    調丁團甲差民兵,一路一十五萬人。
    鳴金伐鼓別旗幟,持刀帶甲如官軍。
    兒妻牽衣父抱哭,淚出流泉血滿身。
    前去不知路遠近,刻日要渡黃河津。

    * 關于異路的詩詞 描寫異路的詩詞 帶有異路的詩詞 包含異路的古詩詞(91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