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異路行的詩詞(454首)

    141 《送王粹中教授入蜀》 宋·樓鑰

    萬山四塞圍平陸,大為關中次為蜀。
    我生東南未曾到,蜀士游從聞頗熟。
    自從襄陽上峻途,高欲登天下臨谷。
    女媧大山塞空虛,麻線名堆千萬曲。

    142 《游茅山五首》 唐·儲光羲

    十年別鄉縣,西云入皇州。
    此意在觀國,不言空遠游。
    九衢平若水,利往無輕舟。
    北洛反初路,東江還故丘。

    143 《永遇樂·彭城夜宿燕子樓》 宋·蘇軾

    彭城夜宿燕子樓,夢盼盼,因作此詞。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
    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
    紞如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云驚斷。

    宋詞三百首豪放寫景抒情悵惘人生

    144 《太清舞》 宋·史浩

    天門闕鎖煙蘿。
    瓊室瑤臺瑞氣多。
    欲識仙凡光景異,歡謠須聽太平歌。
    花心念:伏以獸爐縹緲噴祥煙,玳席熒煌開邃幄。

    勉勵

    145 《秋夜與子充論文退而賦詩一首因簡子充并寄胡》 明·宋濂

    太虛之氣隨物形,天聲地聲由此生。
    小或簸蕩吼河海,大將觸搏流風霆。
    天輪膠戾神鬼戰,地軸挺拔蛟龍爭。
    圈臼洼污各異奏,彯沙礜石咸齊鳴。

    146 《慈竹》 宋·樂史

    蜀中何物靈,有竹慈為名。
    一叢闊婁處,森森數十莖。
    長莖復短莖,枝葉不崢嶸。
    去年筍已長,今年筍又生。

    147 《寄題玉山詩一百韻》 明·張仲舉

    治理逢熙運,欽明仰圣皇。
    至仁侔覆載,上德配軒唐。
    大業勤弘濟,元臣協贊襄。
    賢科收俊造,庭實粲珪璋。

    148 《峽中賦百韻》 宋·李流謙

    振奇欲何夸,頗疑造物者。
    兩山擘其間,放此江東瀉。
    不知太古前,宇宙孰壞冶。
    疏鑿著夏書,固自人力假。

    149 《續古詩十首》 唐·白居易

    戚戚復戚戚,送君遠行役。
    行役非中原,海外黃沙磧。
    伶俜獨居妾,迢遞長征客。
    君望功名歸,妾憂生死隔。

    贈別贊美友人

    150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151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152 《慈竹》 宋·黃庭堅

    門中何物靈,有竹慈為名。
    一叢澗數步,森森數十莖。
    長莖覆短莖,枝葉不崢嶸。
    去年筍已長,今年筍又生。

    153 《與蒙城知縣陳著作同賦吐綬鳥》 宋·蘇頌

    羽毛之美其類眾,雉曰吐綬世尤重。
    靈姿異稟來何方,有客攜持自咸雍。
    朱籠馴習繡墩調,珍貴不與常禽共。
    庭前愛玩不能已,欲買未有千金俸。

    154 《游春十二首》 唐·姚合

    正月一日后,尋春更不眠。
    自知還近僻,眾說過于顛。
    看水寧依路,登山欲到天。
    悠悠芳思起,多是晚風前。

    155 《幽通賦》 兩漢·班固

    系高頊之玄胄兮,氏中葉之炳靈。
    飖颽風而蟬蛻兮,雄朔野以揚聲。
    皇十紀而鴻漸兮,有羽儀于上京。
    巨滔天而泯夏兮,考遘愍以行謠。

    辭賦精選抒情自白

    156 《子產壞晉館垣》 先秦·左丘明

    公薨之月,子產相鄭伯以如晉,晉侯以我喪故,未之見也。
    子產使盡壞其館之垣,而納車馬焉。
    士文伯讓之,曰:“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盜充斥,無若諸侯之屬辱在寡君者何,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館,高其闬 閎,厚其墻垣,以無憂客使。
    今吾子壞之,雖從者能戒,其若異客何?以敝邑之為盟主,繕完葺墻,以待賓客。

    古文觀止議論外交哲理

    157 《答余新鄭(即余堯臣也·可補余傳之闕)》 明·高啟

    前年吳門初解兵,君別故國當西行。
    有司臨門暮驅發,道路風雨啼孩嬰。
    倉皇不敢送出郭,執手暫立懷憂驚。
    我時雖幸脫鋒鏑,亂后生事無堪營。

    158 《題郭功甫詩卷》 宋·李廌

    山人跨魚天上來,識者珍重愚者猜。
    或呼文舉異童子,林宗獨謂王佐材。
    蚩蚩眾目如瞽蒙,白馬羽雪皆皚皚。
    古有仁賢不愚者,舉足疐路心徘徊。

    159 《赴江陵途中寄贈王二十補闕李十一拾遺…員外翰林三學士》 唐·韓愈

    孤臣昔放逐,血泣追愆尤。
    汗漫不省識,恍如乘桴浮。
    或自疑上疏,上疏豈其由。
    是年京師旱,田畝少所收。

    160 《逾嶺嶠止荒陬抵高要》 唐·李紳

    天將南北分寒燠,北被羔裘南卉服。
    寒氣凝為戎虜驕,炎蒸結作蟲虺毒。
    周王止化惟荊蠻,漢武鑿遠通孱顏。

    節日宴會喜悅

    * 關于異路行的詩詞 描寫異路行的詩詞 帶有異路行的詩詞 包含異路行的古詩詞(45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