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異知生的詩詞(943首)

    81 《閏六月眉州奏禾生九穗》 宋·夏竦

    眉山遠地蜀川西,九穗嘉禾忽效祺。
    東極龍枝人莫睹,環丘玉粒世空知。
    中和積粹名方異,繁蔚呈祥事更奇。
    自可增封齊北里,豈將同穎比繁禧。

    82 《上知府張少卿》 宋·強至

    邦君今刺史,光祿古名卿。
    況是三臺后,仍兼二事榮。
    才猷希世出,議論一時傾。
    文燄長千丈,詩鋒銳五兵。

    83 《知郡都官示答盱眙周令詩有感而作》 宋·強至

    臨淮郡事素稱繁,太守才明此典藩。
    每歲欲甄群吏狀,是人思出大賢門。
    孤生自恨方趨走,末跡無緣被薦論。
    異日愿公持大柄,畢身猶足望洪恩。

    84 《次韻陳君實先生二首》 宋·李彌遜

    騎馬長安漫踽涼,幾番桃李艷晨妝。
    目官厭閱是非海,心地不聞知見香。
    九轉未能超北陸,一廛終待老南塘。
    會令堅白消同異,世事秋棋玉石忙。

    85 《鄭漕生辰代幾先作》 宋·仲并

    至公無轍跡,萬變歸諸正。
    誰云學則然,要在成以性。
    我公鍾間氣,異稟剛且勁。
    一毫不容私,心境自澄映。

    86 《游鼓山喝水巖》 宋·姜特立

    昔聞鼓山名,未到鼓山寺。
    勝游不易得,一失恐難值。
    今朝忽勇猛,便作入山計。
    雖無濟勝具,尚可策疲致。

    87 《重賦畏知寓齋》 宋·趙蕃

    君昔少年日,起家官帝城。
    諸公盛稱許,往往動得名。
    夷途一步趨,可到公與卿。
    永懷松柏堅,高謝桃李榮。

    88 《莫萬安生日》 宋·趙蕃

    員多闕少銓曹病,陛下用人多擇令。
    公今秩滿代未除,召節盍來人側聽。
    我知天意從民欲,要暖袴襦飽餐粥。
    遂令局促滯騰驤,百里孰如天下福。

    89 《李制置生日》 宋·魏了翁

    玉堂人住玉堂山,公論推排授將壇。
    朔壘令嚴精采異,甘泉烽息雇憂寬。
    北邊舊嘆無頗牧,西賊今聞有范韓。
    夏屋不知幾崇廣,喚回春燕下林端。

    90 《送范吏部知崇慶分韻得兮字》 宋·魏了翁

    陽明迪性分,陰濁生塵泥。
    蛟龍薄九空,高逝縹縹兮。
    使可縶而豢,何異犬與雞。
    長安有狹邪,曲曲復低低。

    91 《次韻虞永康廬居生芝》 宋·魏了翁

    河南富貴花,人與譜姓氏。
    惟茲三秀者,不譜亦名世。
    肖形草木均,出處哲人似。
    無然而致之,朝菌何異此。

    92 《送蘇大著知吉州分韻得章字》 宋·魏了翁

    平生蘇太史,清姿秀球瑯。
    異時玉堂對,歷歷漢興亡。
    直作根本慮,不懷棄捐傷。
    修名望蓬島,軼軌抹扶桑。

    93 《送吳司令知金州》 宋·王炎

    曩時異姓新安王,中興功烈書旗常。
    邊兵不敢窺蜀塞,至今恃此為金湯。
    我生久恨在王后,幸識王孫人物秀。
    立朝日淺即西還。

    94 《山中月夜草色香烈頗如昔年上庸鹿門之游感而》 宋·張嵲

    月淡云始合,沉沉山樹清。
    露濡幽氣馥,澗草不知名。
    既念上庸隱,復懷鹿門行。
    暌離馳歲月,南北異平生。

    95 《送張少卿知漢州用漢字韻》 宋·彭龜年

    家傳張長公,直節可敬嘆。
    居官不取容,安有鄙夫患。
    奏劾司馬門,乃翁寧可犯。
    驚蹕當罰金,法令戒反汗。

    96 《追憶王詹事何知錄》 宋·喻良能

    平生師友子王子,四海襟期錄事君。
    白發紅顏俱異物,高山流水欲誰聞。

    97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98 《捕蛇者說》 唐·柳宗元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觸草木盡死;以嚙人,無御之者。
    然得而臘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攣踠、瘺癘,去死肌,殺三蟲。
    其始太醫以王命聚之,歲賦其二。
    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

    古文觀止生活賦稅

    99 《進學解》 唐·韓愈

    國子先生晨入太學,招諸生立館下,誨之曰:“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方今圣賢相逢,治具畢張。
    拔去兇邪,登崇畯良。
    占小善者率以錄,名一藝者無不庸。

    古文觀止勸學抒懷懷才不遇

    100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 關于異知生的詩詞 描寫異知生的詩詞 帶有異知生的詩詞 包含異知生的古詩詞(94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