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異水的詩詞(1727首)

    721 《聞人嶺南郊行》 明·朱元璋

    極目山云雜曉煙,女蘿遙護嶺松邊。
    陸行盡服嵐霞氣,水宿頻吞虬蜃涎。
    晨仰際峰觀擁日,暮看臨海泊來船。
    信知百越風塵異,黑發人居不待年。

    婉約寫景

    722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723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724 《游蘭溪/游沙湖》 宋·蘇軾

    黃州東南三十里為沙湖,亦曰螺師店。
    予買田其間,因往相田得疾。
    聞麻橋人龐安常善醫而聾。
    遂往求療。

    游記寫人抒懷樂觀曠達

    725 《諫迎佛骨表》 唐·韓愈

    臣某言: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漢時流入中國,上古未嘗有也。
    昔者黃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歲;少昊在位八十年,年百歲;顓頊在位七十九年,年九十八歲;帝嚳在位七十年,年百五歲;帝堯在位九十八年,年百一十八歲;帝舜及禹,年皆百歲。
    此時天下太平,百姓安樂壽考,然而中國未有佛也。
    其后殷湯亦年百歲,湯孫太戊在位七十五年,武丁在位五十九年,書史不言其年壽所極,推其年數,蓋亦俱不減百歲。

    勸諫

    726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727 《哀范君三章》 近代·魯迅

    風雨飄搖日,余懷范愛農。
    華顛萎寥落,白眼看雞蟲。
    世味秋荼苦,人間直道窮。
    奈何三月別,竟爾失畸躬。

    728 《秦婦吟》 唐·韋莊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陽城外花如雪。
    東西南北路人絶,綠楊悄悄香塵滅。
    路旁忽見如花人,獨向綠楊陰下歇。
    鳳側鸞欹鬢腳斜,紅攢黛斂眉心折。

    729 《胡笳十八拍》 魏晉·蔡琰

    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后漢祚衰。
    天不仁兮降亂離,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時。
    干戈日尋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
    煙塵蔽野兮胡虜盛,志意乖兮節義虧。

    人生

    730 《二鬼》 明·劉基

    憶昔盤古初開天地時,以土為肉石為骨,水為血脈天為皮
    ,昆侖為頭顱,江海為胃腸,蒿岳為背膂,其外四岳為四
    肢。
    四肢百體咸定位,乃以日月為兩眼,循環照燭三百六十骨

    731 《子夜四時歌 夏歌 一》 南北朝·蕭衍

    江南蓮花開。
    紅光覆碧水。
    色同心復同。
    藕異心無異。

    732 《蝶戀花 海岱樓玩月作》 宋·米芾

    千古漣漪晴絕地。
    海岱樓高,下瞰秦淮尾。
    水浸碧天天似水。
    廣寒宮闕人間世。

    靄靄春和生海市。
    鏊戴三山,頃刻隨輪至。
    寶月圓時多異氣。
    夜光一顆千金貴。

    733 《由湯池赴慈光寺途中望天都峰有感》 當代·董必武

    奇險天都著,遙觀亦有緣。
    大雄無與并,蒼渾莫之先。
    倏忽陰晴異,逡巡起伏遷。
    云騰致雨氣,水瀉在山泉。
    偃蹇非松意,因人委婉傳。

    734 《古意贈王中書詩》 南北朝·范云

    攝官青瑣闥。
    遙望鳳皇池。
    誰云相去遠。
    脈脈阻光儀。

    735 《寄江州褚諮議詩》 南北朝·何遜

    自與君別離。
    四序紛回薄。
    分手清江上。
    念別猶如昨。

    736 《效阮公詩》 南北朝·江淹

    若木出海外,本自丹水陰。
    群帝共上下,鸞鳥相追尋。
    千齡猶旦夕,萬世更浮沉。
    豈與異鄉士,瑜瑕論淺深。

    737 《沉犀潭》 宋·方信孺

    西來異獸路應迷,金鎖何年落此溪。
    不比李侯心似水,歸舟自擲石門西。

    738 《西江月·我愛西巖氣勢》 元·尹志平

    我愛西巖氣勢,連山帶土豐肥。
    青松綠柳嫩依依。
    更有名花異卉。
    春水涓涓聲細,秋陽燁燁光輝。
    此中不用上天梯。
    便是仙家景致。

    739 《次黃侍講贈陳性初詩韻》 明·宋濂

    憶昔游虎林,年壯已非冠。
    旅食嘆酸辛,敢望諸侯傳。
    捉衿肘已露,納履踵成穿。
    甘從原思貧,恥學毛遂薦。

    740 《秋夜與子充論文退而賦詩一首因簡子充并寄胡》 明·宋濂

    太虛之氣隨物形,天聲地聲由此生。
    小或簸蕩吼河海,大將觸搏流風霆。
    天輪膠戾神鬼戰,地軸挺拔蛟龍爭。
    圈臼洼污各異奏,彯沙礜石咸齊鳴。

    * 關于異水的詩詞 描寫異水的詩詞 帶有異水的詩詞 包含異水的古詩詞(172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