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異民的詩詞(488首)

    161 《廬州詩》 宋·張祁

    平湖阻城南,長淮帶城西。
    壯哉金斗勢,吳人筑合肥。
    曹瞞狼顧地,苻秦又顛擠。
    六飛駐吳會,重兵鎮邊陲。

    162 《送程給事知越州》 宋·張師顏

    才臣新命輟卿聯,漕挽于今委重官。
    一道去蠲民疾苦,重江甯恤路艱難。
    行舟使節威聲遠,祖帳都門暑氣殘。
    奏課佇聞居上等,歸來恩異聳群觀。

    163 《防風廟》 宋·章杰

    弭楫山水縣,驅馬東南隅。
    侯當溽暑至,乘涼出郊墟。
    曉月醒魂夢,輕颸動襟裾。
    氣爽體自輕,縱意馳坦途。

    164 《哭妹貞娘節烈》 宋·鄭君老

    衰哉吾妹兮,生不逢時。
    痛哉吾妹兮,死此亂離。
    灰塵漲空兮,織騎南馳。
    旌旗蔽野兮,日色無輝。

    165 《送杜靖國知連州》 宋·鄭俠

    杜氏世德光無前,聲華行實相輝鮮。
    蕢之職也在刀匕,親舉罰爵平公筵。
    預之聞見合左氏,春秋大法因粲然。
    詩為郡守稱杜母,南陽之人今尚傳。

    166 《天聰洞》 宋·周茂良

    一竅虛靈異谷神,達聰何事在紅塵。
    人間莫道無聞處,天聽從今自我民。

    167 《詠瑞粟》 宋·周遇圣

    居萬雙山巔,土瘠稀良田。
    豐歉擊饑飽,民命懸于天。
    人憂庚子歉,我見為豐年。
    蠶登百谷熟,箱萬倉盈千。

    168 《寄王荊公憶江陰》 宋·朱明之

    城上城隍古鏡中,城邊山色翠屏風。
    魚是接海隨時足,稻米連湖逐歲豐。
    太伯人民堪教育,春申溝港可疏通。
    朱輪天使從君欲,異日能忘笑語同。

    169 《謝從義參軍自京還言危中書見問且訝無書因寄》 元·陳基

    參軍過我夷白庵,為言廊廟高巖巖。
    故人誰為國柱石,臨川先生危大參。
    猥蒙問及且見訝,十載尺書無一緘。
    憶昔相從客燕趙,削去崖岸無猜嫌。

    170 《經古莫州》 明·戴銑

    城勢尚蜿蜒,風光異昔年。
    民垣公署瓦,兔穴戰場田。
    古樹無秋色,殘碑有莫煙。
    廢興自常理,臨眺思凄然。

    171 《哀江頭》 明·何白

    飛云渡口西風急,津吏停橈刺船立。
    始陽公子方垂髫,掩抑依依向余泣。
    為言阿父守南康,雙旌五馬爛生光。
    寧知廉吏反成罪,諸孤藐爾身凄涼。

    172 《憶昔行美達監州》 明·劉崧

    圣王端居總四夷,黃河妥帖東南馳。
    明明政化若流水,禍亂之梗誰階基?咄哉事變異往昔,簧
    鼓邪說非寒饑。
    囂然挾兵起田里,誅殺長吏為妖魑。

    173 《西山詩次李賓之韻(壬辰年十二月)》 明·陸釴

    蚃蚃分陰陽,乾清已高發。
    順哉地漫衍,乃復有凌越。
    于地起峰巒,如人有筋骨。
    敷與意何休,敦圉勢不杌。

    174 《送吳知府之官雷州》 明·蒲庵禪師

    雷州太守東吳客,儒術傳家尚清白。
    金花束帶紅錦袍,玉骨巉巉眼雙碧。
    讀書昔在苕溪陽,十年不出芙蓉莊。
    娛親堂上宴春色,銀絲作鲙冰雪香。

    175 《飲酒三首》 明·宋登春

    福端吾不為,盛名豈敢居。
    列子老鄭圃,何異凡民愚。
    六用俱可廢,一真良自如。
    百年此形容,泡影現斯須。
    有生胡不樂,安有再來軀。
    箕踞竹林中,酌酒焚枯魚。
    ¤

    176 《再次衍公約看杏花》 明·童冀

    我生獨后邵康節,白首黃塵走阡陌。
    興來猶作山水游,不減當年謝康樂。
    歸來讀書茅屋底,不悟庭中雨漂麥。
    往年為客上湘水,萬里不異僧行腳。

    177 《馬嵬廢廟行》 明·王九思

    秋風落日馬嵬道,道南廢廟顏色新。
    立馬踟躕問野叟,野叟須臾難具陳。
    請予下馬坐樹底,展轉欲語還悲辛。
    正德丙丁戊巳年,寺人氣焰上薰天。

    178 《建德溪漲大作感懷(二首)》 明·魏觀

    邪陰翳長空,日色澹于土。
    霪雨連山來,萬物昏莫睹。
    溪流渺無涘,闤阓入煙浦。
    牧伯吁可憐,沾衣悼民苦。

    179 《和陶讀《山海經》》 宋·蘇軾

    淵明雖中壽,雅志仍丹丘。
    遠矣無懷民,超然邈無儔。
    奇文出纊息,豈復生死流。
    我欲作九原,異世為三游。

    180 《罷徐州往南京馬上走筆寄子由五首》 宋·蘇軾

    吏民莫扳援,歌管莫凄咽。
    吾生如寄耳,寧獨為此別。
    別離隨處有,悲惱緣愛結。
    而我本無恩,此涕誰為設。

    * 關于異民的詩詞 描寫異民的詩詞 帶有異民的詩詞 包含異民的古詩詞(48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