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異本的詩詞(645首)

    461 《寄題義陵吳簿義方堂》 宋·胡寅

    萬生天地間,靈者乃知義。
    何獨於義明,而利心亦熾。
    茲焉分兩軌,君子小人異。
    錄義一毛輶,百川利趨亟。

    462 《和若夫韻二首》 宋·吳芾

    老夫吟詠本非長,僻性年來忽異常。
    唯是平生愛風月,致令清夜夢池塘。
    正慚遣與非工部,卻喜言詩有卜商。
    佳句偶從閒里得,片心如到白云鄉。

    463 《次韻何思召求中江縣學額》 宋·李石

    九州多士各有貢,大小之物隨土宜。
    養材學校此其本,背本逐末寧不悲。
    偏將土木奉釋老,盡室奔走愚無知。
    君子居鄉有宓賤,小人愿學如樊遲。

    464 《病中謝三山問訊》 宋·李石

    我昔擇師友,所至多朋儔。
    道義自然合,如以膠漆投。
    一官既已得,勢利尋戈矛。
    向者市道交,日親成日讎。

    465 《送王郁教授》 宋·李石

    陰山多風埃,白日下雨雹。
    君子何必陋,士氣見淳樸。
    巴江亦能騷,蘭陵善為學。
    斯文隨所化,后輩仰先覺。

    466 《陳彥博擢第后歸拜先墓作此送之》 宋·李流謙

    霜風著林不停吹,天涯有客衣征衣。
    問客今歸有何得,一株老桂和根移。
    讀書作文四十載,浪走不啻萍在池。
    束書隨身乃封戶,睥睨一甑蒙蛛絲。

    467 《無害弟之官梓林伯氏無虧序送之極兄詔之義予》 宋·李流謙

    吾家老仙一世師,挺特風概老不衰。
    平生行已有本末,世人不知其天和。
    急流勇退人恨早,纖塵恐污白玉姿。
    精神強健腰腳輕。

    468 《游水陸院》 宋·李流謙

    深央毒歊煩,沸鼎游群魚。
    金涼念何許,頗欲膏吾車。
    行行有佳處,舍南得精廬。
    方塘水冷冷,嘉樹陰疎疎。

    469 《和王粹中》 宋·姜特立

    非農非吏本同塵,胸次何時不是春。
    戶外松筠隨意好,山中風景逐時新。
    擇鄉幸喜仁為里,省已深慚德有鄰,事契姻聯非一日,向來俱是異邦人。

    470 《賦桐廬陳守瑞粟圖》 宋·姜特立

    仲尼不瑞麟,周公旅命禾。
    兩對本一道,胡為有殊差。
    麟固首四靈,可賀亦可嗟。
    或云一角獸,莫能辨真訛。

    471 《游鼓山喝水巖》 宋·姜特立

    昔聞鼓山名,未到鼓山寺。
    勝游不易得,一失恐難值。
    今朝忽勇猛,便作入山計。
    雖無濟勝具,尚可策疲致。

    472 《虞丈以傷物遂再賦》 宋·姜特立

    古來儒墨本同源,罪福區區不足編。
    燕饗正須依孔圣,慈悲何秘異金仙。
    靜思有物參元化,府視含生共一天。
    梁武漢明俱泥佛,得言失旨豈其然。

    473 《跋李少裴修禊序》 宋·樓鑰

    蘭亭修禊就和中,群賢高會俱雍容。
    右軍作序亦寓耳,藁草乃致傳無窮。
    自言疑若有神助,他日屢書終不同。
    歷代傳寶在秘府,尤其甚者唐太宗。

    474 《送王粹中教授入蜀》 宋·樓鑰

    萬山四塞圍平陸,大為關中次為蜀。
    我生東南未曾到,蜀士游從聞頗熟。
    自從襄陽上峻途,高欲登天下臨谷。
    女媧大山塞空虛,麻線名堆千萬曲。

    475 《桃源圖》 宋·樓鑰

    桃源初傳武陵谿,靖節作記人不疑。
    其先深避嬴政虐,嘉遯與世真相違。
    尚不知漢況晉魏,子孫綿遠無終期。
    正如三韓有秦語,傳為神仙愈難知。

    476 《跋汪季路所藏修禊序》 宋·樓鑰

    永和歲癸丑,群賢會蘭亭。
    流觴各賦詩,風流見丹青。
    右軍莫禊序,文采粲日星。
    選文乃見遺,至今恨昭明。

    477 《和勸農詩》 宋·虞儔

    節物常流轉,人情作異同。
    頗期千載后,寧忍一朝窮。
    隔葉饒晴哢,游絲罥墮紅。
    老春何足恨,結習本來空。

    478 《書事》 宋·趙蕃

    我行一何忙,羽檄來星奔。
    忙行抑何事,列境備戍屯。
    賊犯連英郴,江右聲已宣。
    往年縛李金,此邦蓋晏然。

    479 《贛縣道中有懷晦庵用江東日暮云為韻作五詩寄》 宋·趙蕃

    我行向可許,貢江與章江。
    悠悠異所見,俗變服亦龐。
    定遷本中州,來南已殊邦。
    況此接荒服,寸心那得降。

    480 《挽曾達臣二首》 宋·趙蕃

    江右曾為氏,南豐與贛州。
    推其本儒素,夫豈異源流。
    邇日過遺宅,有逢皆好修。
    公侯生積善,天道非悠悠。

    * 關于異本的詩詞 描寫異本的詩詞 帶有異本的詩詞 包含異本的古詩詞(64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