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異本的詩詞(645首)

    221 《次史德載韻示諸孫》 宋·牟巘

    我家無絳帳,貧賤人所棄。
    忽聞唔咿聲,老懷倍歡喜。
    比鄰亦驚怪,捩眼不敢睨。
    先生史魚直,自謂骨不媚。

    222 《詠保母帖》 宋·王易簡

    黃閍斷刻得者誰,雙松下殉方壺螭。
    其文記述保母李,云是大令之所為。
    點畫安知尚年少,筆不可制從兒時。
    當其翰墨托久計,異哉歲月如前期。

    223 《李伯紀丞相挽詩二首》 宋·張浚

    十相從明主,唯公望最隆。
    召周雖異跡,李郭本心同。
    未遇升天藥,空余濟世功。
    薰風歌吹咽,淚盡古城東。

    224 《游爛柯山》 唐·薛戎

    登巖已寂歷,絕頂更岧峣。
    響像如天近,窺臨與世遙。
    悠然暢心目,萬慮一時銷。
    圣游本無跡,留此示津梁。

    225 《留題熙春亭》 唐·張登

    熙春亭建為民安,要識熙熙本不難。
    一日但能先克復,百年雖久亦勝殘。
    滿城和氣薰天地,終歲長春忘暑寒。
    斯道古今無異路,獨題待與后賢看。

    226 《西江月·眉間交枝琥珀》 元·侯善淵

    眉間交枝琥珀,睛分脫質龍涎。
    鼎中煙裊徹禪天。
    一顆靈光出現。
    太上明茲玉象,如來證此金仙。
    清流異派本同源。
    悟理方知上善。

    227 《沁園春 玄旦日先君冀郡公作此示勉敬跋于后》 元·歐陽龍生

    玄子來前,還憶汝,今朝初度時。
    是吾家幾世,書香閥閱,我翁疇昔,心地坦夷。
    宅相伊何,泛紅老子,汝母慈仁有兒。
    如今恨,倚門人去,和膽為誰。

    228 《上升花 嗚鶴余音卷五》 元·吳真人

    緊鎖心猿,悟光陰塵世,百年喘速。
    下手頓修,元本真靈,此日要住行屋。
    居家坑塹先須跳,將身己,使令孤宿。
    靜無觸。

    229 《西江月·吾道至尊至貴》 元·王惟一

    吾道至尊至貴,若非宿骨難知。
    直須克己至無為。
    方見本然天理。
    萬化皆從中起,古今無剩無虧。
    若能動靜不相違。
    可與神化何異。

    230 《與菽園論詩兼寄任公孺博曼宣》 清·康有為

    一代才人孰繡絲,萬千作者億千詩。
    吟風弄月各自得,覆醬燒薪空爾悲。
    正始如聞本風雅,麗葩無奈祖騷詞。
    漢唐格律周人意,悱惻雄奇亦可思。

    231 《三十字母》 清·錢長澤

    布局先存根地,可關可拆最利,六三勝是九三投,鐵網七三非計。

    行子要得實地,垂蓮大角用意,神頭倚蓋扭雙飛,尖軋飛關審細。

    232 《醉義歌》 金朝·寺公大師

    曉來雨霽日蒼涼,枕幃搖曳西風香。
    困眠未足正展轉,兒童來報今重陽。
    吟兒蒼蒼渾塞色,客懷袞袞皆吾鄉。
    斂衾默坐思往事,天涯三載空悲傷。

    233 《木皮散人鼓詞》 清·賈鳧西

    釋悶懷,破岑寂,只照著熱鬧處說來。
    十字街坊,幾下捶皮千古快;
    八仙桌上,一聲醒木萬人驚。
    鑿破混沌作兩間,

    234 《楞嚴經偈》 宋·蔡卞

    覺海性澄圖,圖澄覺元妙。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
    相想澄國土,知覺乃眾生。

    235 《沔陽秩滿北上漢水舟中感舊書懷卻寄污郡諸寮》 明·李濂

    我本山海姿,躬耕嵩少陽。
    八歲學籀篆,十歲《急就章》。
    孺小不知難,欲升鐘索堂。
    波磔竟無成,臨池心內傷。

    236 《聚奇樓》 宋·陳觀

    世人寶珠玉,往往身殉之。
    日遇佳山水,誰復知其奇。
    余本邱壑士,煙霞夙所怡。
    結樓清溪上,青山匝四維。

    237 《益州州學對訓堂》 宋·何郯

    益為蕃捍西南隅,物眾地大稱名都。
    擇守來頒茲土政,治人頗與他邦殊。
    蹉跌一有戾條教,便宜皆得行黥誅。
    群奸帖息不敢動,無復弄兵覬穿窬。

    238 《鐘磬石》 宋·黃非熊

    一雙鐘磬本天成,垂在云中左右屏。
    平地望來分大小,上方敲處震雷霆。
    名從得后聲還異,景欲彰時物自靈。
    幾度夜深催月落,滿林妖怪立泉扃。

    239 《贈儒僧空谷二首》 宋·江立信

    三十年前的秀才,而今面目現如來。
    元知三教本無異,走入千山喚不回。
    僧衲西風囊有錦,禪心明月鏡無臺。
    我聞空谷脊梁硬,多得名流青眼開。

    240 《手植檜》 宋·孔舜亮

    圣人嘉異種,移對誦弦堂。
    雙本無今古,千年任雪霜。
    右旋符地順,在紐象乾綱。
    影覆詩書府,根盤禮義鄉。

    * 關于異本的詩詞 描寫異本的詩詞 帶有異本的詩詞 包含異本的古詩詞(64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