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開山者的詩詞(804首)
521
《哨遍》 宋·曹冠
聊寫達觀之懷,寓超然之興云
壬戌孟秋,蘇子夜游,赤壁舟輕漾。
觀水光、彌渺接遙天,月出于東山之上。
與客同,清歡扣舷歌詠,開懷飲酒情酣暢。
522
《沁園春》 宋·張輯
記,見稱廬山道人,蓋援涪翁山谷例。
黃叔豹謂予居鄱,不應舍近取遠,為更東澤。
黃魯庵詩帖往來,于東澤下加以詩仙二字。
近與馮可遷遇于京師,又能節文,號予東仙,自是詩盟遂以為定號。
524
《賀新郎》 宋·王奕
復不淮楚,往復六千里,共賦此詞,括盡山川所歷之妙,真所謂茲行平生者也
有客過東魯。
自葛水、泛舟西下,帆開三楚。
萬里湖光磨水鏡,際五老、落星煙渚。
525
《賀新郎》 宋·王奕
復不淮楚,往復六千里,共賦此詞,括盡山川所歷之妙,真所謂茲行平生者也
有客過東魯。
自葛水、泛舟西下,帆開三楚。
萬里湖光磨水鏡,際五老、落星煙渚。
526
《賀新郎(壽王侍郎簡卿)》 宋·劉仙倫
某茲者共沉某官道協降神,祥開誕旦。
五百年而名世,允謂間生;八千歲而為春,定膺難老。
俯仰都無于愧怍,謗讒何損于忠良。
卻雁鶩而暫得閑身,對龜鶴而永綏眉壽。
527
《滿江紅(壽江古心母)》 宋·丁黼
某惶恐端拜申稟某官(稱呼)。
某茲者共審慶集慈闈,時臨誕節。
鵲巢載詠,知功行之彌深;鶴發雙垂,真古今之希有。
某阻升堂而展拜,敢載酒以稱觴。
530
《重修圣濟院》 宋·陳有聲
蒙泉距宜春,相去百余里。
有僧來問余,借問何姓氏。
乃余昔所敬,見之蹙然喜。
敘余語未既,省記到山始。
531
《金陵九思》 明·鄧氏
丁卯,王母歸咸京,余母子從。
經潯陽,兼彭澤,自鄖、襄入秦嶺而之長安。
王母庚午仙矣。
辛未,有先君子之變,夫子頻欲以我南,弗能也。
532
《公安》 宋·黃大受
市人屋井底,棟與江堤平。
大江壓堤來,浩浩勢欲傾。
古堤騰長蛇,獨與江爭衡。
積流增巨漲,飄突萬馬驚。
533
《捕虎行》 宋·汪襄
西山春暮繁草木,紅白花開映巖谷。
朝來猛虎忽留蹤,獵人挾刃爭驅逐。
坡平草軟筋力健,目光兩鏡照林麓。
吻牙狐兔何足噬,要向川原飽人肉。
534
《壽陳監丞》 宋·葉寘
岷峨之秀如云起,前有三蘇后三李。
三蘇專以節行聞,三李相承最工史。
兩家百年成美談,盛事胡不云東南。
春風樓前擁三山,秀出君家父子三。
535
《金精歌》 宋·曾原
玄龍卷雨翻東溟,萬華變滅如輕塵。
雹拳破瓦萬甲疾,只恐天地今無春。
東來一馬當軒下,云葉眵剝天痕青。
云開衡岳韓子到,此事恍惚今難憑。
536
《讀瞿存齋剪燈新話作歌》 明·桂衡
山陽才人疇與侶,開口為今闔為古。
春以桃花染性情,秋將桂子熏言語。
感離撫遇心怦怦,道是無憑還有憑。
沉沉帳里晝吹笛,煦煦窗前宵剪燈。
537
《嘆息行贈別胡思齊》 明·劉崧
嘆息復嘆息,志士恒苦辛。
少日不得意,暮年愧其身。
前有尊酒清且旨,酌酒奉君君莫止。
人生最樂在相知,莫徇虛名輕跅弛。
539
《徐良輔耕漁軒》 明·王隅
南山饑牛常待飯,而君力田致疏懶。
北冥游鯤幾千里,而君重釣滄浪水。
高堂老親鶴兩鬢,二者本自供甘旨。
禾囷三百既有獲,得漁可羹而已矣。
540
《唐嘉會妻》 明·吳鼎芳
鳳皇失其侶,三年獨彷徨。
豈無云中鶴,矯矯非所當。
所居谷水西,乃在淀水陽。
楊氏有好女,小字曰云芳。
* 關于開山者的詩詞 描寫開山者的詩詞 帶有開山者的詩詞 包含開山者的古詩詞(80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