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開信的詩詞(1310首)

    541 《過秦論》 兩漢·賈誼

    上篇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議論

    542 《行臺閑詠》 明·石玠

    清于池水凈于苔,會府潭潭暫作臺。
    夜月半庭人未宿,春云滿眼杏將開。
    榆關道路猶堪走,麟閣功勛豈易陪。
    莫信蓬萊相離遠,塞鴻多自日邊來。

    寫景懷古

    543 《送韓子師侍郎序》 宋·陳亮

    秘閣修撰韓公知婺之明年,以“恣行酷政,民冤無告”劾去。
    去之日,百姓遮府門愿留者,頃刻合數千人,手持牒以告攝郡事。
    攝郡事振手止之,輒直前不顧;則受其牒,不敢以聞。
    明日出府,相與擁車下,道中至不可頓足。

    離別感慨諷刺序文

    544 《送王含秀才序》 宋·韓愈

    吾少時讀《醉鄉記》,私怪隱居者無所累于世,而猶有是言,豈誠旨于味耶?及讀阮籍、陶潛詩,乃知彼雖偃蹇,不欲與世接,然猶未能平其心,或為事物是非相感發,于是有托而逃焉者也。
    若顏子操瓢與簞,曾參歌聲若出金石,彼得圣人而師之,汲汲每若不可及,其于外也固不暇,尚何曲之托,而昏冥之逃耶?吾又以為悲醉鄉之徒不遇也。
    建中初,天子嗣位,有意貞觀、開元之丕績,在廷之臣爭言事。
    當此時,醉鄉之后世又以直廢吾既悲醉鄉之文辭,而又嘉良臣之烈,思識其子孫。

    送別序文

    545 《送監丞家同年守簡池三十韻》 宋·洪咨夔

    去年為君來,明廷峙鸞鵠。
    今年為親歸,蠶市苦思蜀。
    扶輿出修門,萬里宛在目。
    大江六月寒,風飽帆數幅。

    送別思親

    546 《贈寫御容妙善師》 宋·蘇軾

    憶昔射策干先皇,珠簾翠幄分兩廂。
    紫衣中使下傳詔,跪捧冉冉聞天香。
    仰觀眩晃目生暈,但見曉色開扶桑。
    迎陽晚出步就坐,絳紗玉斧光照廊。

    547 《送菊》 宋·胡銓

    臥病高秋留海浦,明日重陽更風雨。
    杜門不出長蒼苔,令我天涯心獨苦。
    籬角黃花親手栽,近節如何獨未開。
    含芳閟采亮有以,使君昨暮徵詩來。

    菊花思國

    548 《吊古戰場文》 唐·李華

    浩浩乎,平沙無垠,夐不見人。
    河水縈帶,群山糾紛。
    黯兮慘悴,風悲日曛。
    蓬斷草枯,凜若霜晨。

    古文觀止戰爭吊古傷今憂國憂民

    549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550 《獄中上梁王書》 兩漢·鄒陽

    臣聞忠無不報,信不見疑,臣常以為然,徒虛語耳。
    昔荊軻慕燕丹之義,白虹貫日,太子畏之;衛先生為秦畫長平之事,太白食昴,昭王疑之。
    夫精變天地而信不諭兩主,豈不哀哉!今臣盡忠竭誠,畢議愿知,左右不明,卒從吏訊,為世所疑。
    是使荊軻、衛先生復起,而燕、秦不寤也。

    古文觀止寫人品格寓理

    551 《光武帝臨淄勞耿弇》 兩漢·劉秀

    車駕至臨溜自勞軍,群臣大會。
    帝謂弇曰:“昔韓信破歷下以開基,今將軍攻祝阿以發跡,此皆齊之西界,功足相方。
    而韓信襲擊已降,將軍獨拔勍敵,其功乃難于信也。
    又田橫烹酈生,及田橫降,高帝詔衛尉,不聽為仇。

    古文觀止贊美

    552 《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 唐·柳宗元

    得楊八書,知足下遇火災,家無余儲。
    仆始聞而駭,中而疑,終乃大喜。
    蓋將吊而更以賀也。
    道遠言略,猶未能究知其狀,若果蕩焉泯焉而悉無有,乃吾所以尤賀者也。

    古文觀止勸慰友人書信

    553 《管仲論》 宋·蘇洵

    管仲相桓公,霸諸侯,攘夷狄,終其身齊國富強,諸侯不敢叛。
    管仲死,豎刁、易牙、開方用,威公薨于亂,五公子爭立,其禍蔓延,訖簡公,齊無寧歲。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蓋必有所由起;禍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
    故齊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鮑叔。

    古文觀止議論寫人

    554 《潮州韓文公廟碑》 宋·蘇軾

    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
    是皆有以參天地之化,關盛衰之運,其生也有自來,其逝也有所為。
    故申、呂自岳降,傅說為列星,古今所傳,不可誣也。
    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古文觀止碑文贊頌寫人

    555 《峽江寺飛泉亭記》 清·袁枚

    余年來觀瀑屢矣,至峽江寺而意難決舍,則飛泉一亭為之也。
    凡人之情,其目悅,其體不適,勢不能久留。
    天臺之瀑,離寺百步,雁宕瀑旁無寺。
    他若匡廬,若羅浮,若青田之石門,瀑未嘗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從容以觀,如傾蓋交,雖歡易別。

    地名寫景哲理

    556 《九歌》 先秦·屈原

    東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將愉兮上皇;
    撫長劍兮玉珥,璆鏘鳴兮琳瑯;
    瑤席兮玉瑱,盍將把兮瓊芳;

    楚辭祭祀

    557 《九章》 先秦·屈原

    惜誦
    惜誦以致愍兮,發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蒼天以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與向服。

    楚辭抒懷

    558 《七諫》 兩漢·東方朔

    初放
    平生于國兮,長于原野。
    言語訥譅兮,又無彊輔。
    淺智褊能兮,聞見又寡。

    楚辭

    559 《九嘆》 兩漢·劉向

    逢紛
    伊伯庸之末胄兮,諒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陽兮,惟楚懷之嬋連。
    原生受命于貞節兮,鴻永路有嘉名。

    楚辭

    560 《天門》 兩漢·佚名

    天門開,詄蕩蕩,穆并騁,以臨饗。
    光夜燭,德信著,靈浸鴻,長生豫。
    太朱涂廣,夷石為堂,飾玉梢以舞歌,體招搖若永望。
    星留俞,塞隕光,照紫幄,珠煩黃。

    樂府神仙

    * 關于開信的詩詞 描寫開信的詩詞 帶有開信的詩詞 包含開信的古詩詞(131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