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延延的詩詞(454首)

    381 《延平呈潘王二丈》 宋·陳宓

    小樓中峙萬峰環,正值青螺取巧間。
    坐待清風送明月,等閑高枕對溪山。

    382 《延平呈潘王二丈》 宋·陳宓

    一水縈紆玉帶環,雜花妝點四時間。
    欲知招演堂中境,便是水梔盆里山。

    383 《延平書院落成柬諸友》 宋·陳宓

    當日二程門下士,獨分此道過來南。
    百年世事相傳處,書院天生著劍鐔。

    384 《延平書院落成柬諸友》 宋·陳宓

    群峰九疊勢來雄,直作吾儒五畝宮。
    隔斷市計才一水,讀書如坐萬山中。

    385 《和李艮翁延平山泉韻》 宋·陳宓

    憶在延平郡,疑觀夔府泉。
    分為萬家澤,來自九天邊。
    派別知何日,源深不計年。
    千筒如此櫛,疊節似聯鞭。

    386 《三月游延平溪源》 宋·陳宓

    溪源數里近,半載始能之。
    鸑鷟一峰聳,相參如有期。
    昔人卓庵地,惜不譚佇尼。
    我與五士游,正值暮春時。

    387 《題延平劍歸閣》 宋·陳宓

    晉代難為用,翻藏此水涯。
    在天猶有赫,鎮地永無邪。
    雨過疑留跡,風飛去莫遮。
    誰云寒瀨底,折戟伴沈沙。

    388 《題延平李氏宅》 宋·陳宓

    延平李氏廬,仙翁扁盤谷。
    虛堂納水石,蘭萱和修竹。
    距城才咫尺,作吏愧真俗。
    年馀始一到,賴有客如玉。

    389 《延平次鄭粹答田父詞韻》 宋·陳宓

    兒饑誰與哺,衣破誰與補。
    田家安樂時,尚有饑寒苦。
    況值久旱馀,十須逾缺五。
    加以瘧鬼威,空廬倍貧窶。

    390 《延平范子登同侄祖年見訪惠詩次韻》 宋·陳宓

    森森九桂植巖幽,所謂伊人在一洲。
    別后道尊君可慕,病馀學廢我堪羞。
    雪驚新白傳佳詠,云□殘黃會晚秋。
    多謝聯鑣垂訪意,疏慵猶可誨還不。

    391 《送延平二堂長》 宋·陳宓

    延平學術號淵源,端的名師四代傳。
    連歲朋來多秀士,一朝歸去兩高賢。
    休言道統追千載,但淑人心直幾錢。
    見說新侯真好學,弓旌不日定招延。

    392 《同師道弟奉親游延平鳳山》 宋·陳宓

    我來一載強,再覿鳳山面。
    時當秋末垂,群木尚蔥倩。
    卓彼鸞停姿,清流潔于練。
    照影眩其儀,世治乃一見。

    393 《延平次趙糾曹韻十四首·紫氣》 宋·陳宓

    三尺有正氣,外邪何可干。
    功用雖未見,韜藏誰將看。

    394 《延平粹廳十詠·天開圖畫》 宋·陳宓

    通衢亙其南,危樓冠其北。
    如何境日新,煙云為筆墨。

    395 《延平鳳山》 宋·陳宓

    洞中流水云門樂,崖上寒莎伏帝裳。
    覿面突高三百尺,擬將金薤托琳瑯。

    396 《延平郡齋分韻》 宋·陳宓

    百年琢就流杯石,來泛清波未半時。
    幸有九賢俱畢集,卻嫌當坐欠羲之。

    397 《延平六月祈雨感應賡林堂長韻》 宋·陳宓

    喚起神龍百里來,中腸一夜九縈回。
    天心自為民心動,多謝諸賢舉賀杯。

    398 《延平次趙糾曹韻十四首·第一溪山》 宋·陳宓

    溪山號清絕,自古產奇人。
    可惜吾夫子,南來不到閩。

    399 《延平次趙糾曹韻十四首·古香》 宋·陳宓

    秋根托巖隈,靜對意味長。
    春來長柔柯,無風自生香。

    400 《延平次趙糾曹韻十四首·劍歸》 宋·陳宓

    神龍澤一世,豈但三尺用。
    清潭知幾許,吞八九云夢。

    * 關于延延的詩詞 描寫延延的詩詞 帶有延延的詩詞 包含延延的古詩詞(45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