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庶幾的詩詞(509首)

    401 《寄劉峽州伯華使君四十韻》 唐·杜甫

    峽內多云雨,秋來尚郁蒸。
    遠山朝白帝,深水謁彝陵。
    遲暮嗟為客,西南喜得朋。
    哀猿更起坐,落雁失飛騰。

    402 《祭退之》 唐·張籍

    嗚呼吏部公,其道誠巍昂。
    生為大賢姿,天使光我唐。
    德義動鬼神,鑒用不可詳。
    獨得雄直氣,發為古文章。

    403 《競渡》 唐·元稹

    吾觀競舟子,因測大競源。
    天地昔將競,蓬勃晝夜昏。
    龍蛇相嗔薄,海岱俱崩奔。
    群動皆攪撓,化作流渾渾。

    404 《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韻》 唐·白居易

    送春君何在,君在山陰署。
    憶我蘇杭時,春游亦多處。
    為君歌往事,豈敢辭勞慮。
    莫怪言語狂,須知酬答遽。

    寫人歌頌言志

    405 《懷山居邀松陽子同作》 唐·李德裕

    我有愛山心,如饑復如渴。
    出谷一年馀,常疑十年別。
    春思巖花爛,夏憶寒泉冽。
    秋憶泛蘭卮,冬思玩松雪。

    懷古

    406 《贈進士王雄》 唐·翁洮

    河清海晏少波濤,幾載垂鉤不得鰲。
    空向人間修諫草,又來江上詠離騷。
    笳吹古堞邊聲遠,岳倚晴空楚色高。
    何事明廷有徐庶,總教三徑臥蓬蒿。

    407 《獻喬侍郎》 唐·李中

    位望誰能并,當年志已伸。
    人間傳鳳藻,天上演龍綸。
    賈馬才無敵,褒雄譽益臻。
    除奸深系念,致主迥忘身。

    408 《覽古十四首》 唐·吳筠

    圣人重周濟,明道欲救時。
    孔席不暇暖,墨突何嘗緇。
    興言振頹綱,將以有所維。
    君臣恣淫惑,風俗日凋衰。

    409 《次追和清遠道士詩韻》 唐·陸龜蒙

    一代先后賢,聲容劇河漢。
    況茲邁古士,復歷蒼崖竄。
    辰經幾十萬,邈與靈壽玩。
    海岳尚推移,都鄙固蕪漫。

    410 《水調歌頭》 宋·向子諲

    復賦一首,庶異時不為堂上生客耳
    我生六十四,四度閏中秋。
    碧天千里如水,明月更如流。
    照我洛濱詩伯,攜手仟卿廛隱,閬苑與同游。

    411 《鳳凰閣》 宋·劉克莊

    元規端委,得似幼輿丘壑。
    人言此輩宜高閣。
    幾載種天隨菊,采龐公藥。
    龍尾道、難安汗腳。
    浮榮菌_,選甚庶官從橐。
    對床句、子真佳作。
    安用羨伊結駟,嘆儂羅雀。
    呼便了、沽來共酌。

    412 《水調歌頭(暑中得雨)》 宋·李曾伯

    今歲渝州熱,過似嶺南州。
    火流石鑠如钅敖,尤更熾于秋。
    竟日襟常沾汗,中夕_無停手,幾至欲焦頭。
    世豈乏涼境,老向此山囚。

    重陽節思念

    413 《問說》 清·劉開

    君子之學必好問。
    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
    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達于事;識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細,舍問,其奚決焉?賢于己者,問焉以破其疑,所謂“就有道而正”也。

    小學文言文學習哲理

    414 《召公諫厲王弭謗》 先秦·佚名

    厲王虐,國人謗王。
    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衛巫,使監謗者。
    以告,則殺之。
    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高中文言文

    415 《祭公諫征犬戎》 先秦·佚名

    穆王將征犬戎,祭公謀父諫曰:“不可。
    先王耀德不觀兵。
    夫兵,戢而時動,動則威;觀則玩,玩則無震。
    是故周文公之《頌》曰:‘載戢干戈,載櫜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時夏。

    古文觀止勸諫故事寓理

    416 《召公諫厲王止謗》 先秦·佚名

    厲王虐,國人謗王。
    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衛巫,使監謗者。
    以告,則殺之。
    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古文觀止勸諫

    417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418 《原道》 唐·韓愈

    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無待于外之謂德。
    仁與義為定名,道與德為虛位。
    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兇有吉。
    老子之小仁義,非毀之也,其見者小也。

    古文觀止推崇儒道

    419 《爭臣論》 唐·韓愈

    或問諫議大夫陽城于愈,可以為有道之士乎哉?學廣而聞多,不求聞于人也。
    行古人之道,居于晉之鄙。
    晉之鄙人,熏其德而善良者幾千人。
    大臣聞而薦之,天子以為諫議大夫。

    古文觀止議論寫人

    420 《黃州快哉亭記》 宋·蘇轍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
    南合沅、湘 ,北合漢沔,其勢益張。
    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與海相若。
    清河張君夢得謫居齊安,即其廬之西南為亭,以覽觀江流之勝,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古文觀止敘事寫景抒情議論散文

    * 關于庶幾的詩詞 描寫庶幾的詩詞 帶有庶幾的詩詞 包含庶幾的古詩詞(50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