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度聲的詩詞(1663首)
344
《題甘露寺》 唐·盧肇
北固巖端寺,佳名自上臺。
地從京口斷,山到海門回。
曙色煙中滅,潮聲日下來。
一隅通雉堞,千仞聳樓臺。
345
《風不鳴條(一作章孝標詩)》 唐·戈牢
旭日懸清景,微風在綠條。
入松聲不發,度柳影空搖。
長養應潛變,扶疏每暗飄。
有林時裊裊,無樹漸蕭蕭。
慢逐青煙散,輕和瑞氣饒。
豐年知有待,歌詠美唐堯。
346
《風不鳴條》 唐·姚鵠
吾君理化清,上瑞報時平。
曉吹何曾歇,柔條自不鳴。
花香知暗度,柳動覺潛生。
只見低垂影,那聞擊觸聲。
大王初溥暢,少女正輕盈。
幸遇無私力,幽芳愿發榮。
347
《宿山寺》 唐·項斯
栗葉重重復翠微,黃昏溪上語人稀。
月明古寺客初到,風度閑門僧未歸。
山果經霜多自落,水螢穿竹不停飛。
中宵能得幾時睡,又被鐘聲催著衣。
348
《送禪僧》 唐·薛能
寒空孤鳥度,落日一僧歸。
近寺路聞梵,出郊風滿衣。
步搖瓶浪起,盂戛磬聲微。
還坐棲禪所,荒山月照扉。
349
《黃河》 唐·薛能
何處發昆侖,連乾復浸坤。
波渾經雁塞,聲振自龍門。
岸裂新沖勢,灘馀舊落痕。
橫溝通海上,遠色盡山根。
350
《百官乘月早朝聽殘漏》 唐·莫宣卿
建禮儼朝冠,重門耿夜闌。
碧空蟾魄度,清禁漏聲殘。
候曉車輿合,凌霜劍佩寒。
星河猶皎皎,銀箭尚珊珊。
杳靄祥光起,霏微瑞氣攢。
忻逢圣明代,長愿接鹓鸞。
351
《津陽門詩》 唐·鄭嵎
津陽門北臨通逵,雪風獵獵飄酒旗。
泥寒款段蹶不進,疲童退問前何為。
酒家顧客催解裝,案前羅列樽與卮。
352
《早蟬》 唐·賈島
早蟬孤抱芳槐葉,噪向殘陽意度秋。
也任一聲催我老,堪聽兩耳畏吟休。
得非下第無高韻,須是青山隱白頭。
若問此心嗟嘆否,天人不可怨而尤。
354
《題龍門僧房》 唐·劉滄
靜室遙臨伊水東,寂寥誰與此身同。
禹門山色度寒磬,蕭寺竹聲來晚風。
僧宿石龕殘雪在,雁歸沙渚夕陽空。
偶將心地問高士,坐指浮生一夢中。
355
《過鑄鼎原》 唐·劉滄
黃帝修真萬國朝,鼎成龍駕上丹霄。
天風乍起鶴聲遠,海霧漸深龍節遙。
仙界日長青鳥度,御衣香散紫霞飄。
唯留古跡寒原在,碧水蒼蒼空寂寥。
356
《洛陽月夜書懷》 唐·劉滄
疏柳高槐古巷通,月明西照上陽宮。
一聲邊雁塞門雪,幾處遠砧河漢風。
獨榻閑眠移岳影,寒窗幽思度煙空。
孤吟此夕驚秋晚,落葉殘花樹色中。
357
《江樓月夜聞笛》 唐·劉滄
南浦蒹葭疏雨后,寂寥橫笛怨江樓。
思飄明月浪花白,聲入碧云楓葉秋。
河漢夜闌孤雁度,瀟湘水闊二妃愁。
發寒衣濕曲初罷,露色河光生釣舟。
360
《和人聽歌》 唐·崔玨
氣吐幽蘭出洞房,樂人先問調宮商。
聲和細管珠才轉,曲度沉煙雪更香。
公子不隨腸萬結,離人須落淚千行。
* 關于度聲的詩詞 描寫度聲的詩詞 帶有度聲的詩詞 包含度聲的古詩詞(166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