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廟史的詩詞(228首)

    41 《周宗廟歌 皇夏》 南北朝·庾信

    若水逢降君。
    窮桑屬惟政。
    不哉馭帝箓。
    郁矣當天命。

    42 《和宇文內史入重陽閣詩》 南北朝·庾信

    北原風雨散。
    南宮容衛疎。
    待詔還金馬。
    儒林歸石渠。

    43 《詠史(二十一首)》 明·劉基

    永嘉昔潰亂,南渡馳五馬。
    長江畫天塹,九廟扇灰灺。
    豈無運甓人,亦有誓江者。
    眢池不揚波,靈物棲曠野。
    哀哀黍離淚,空向新亭灑。

    44 《題魯司徒廟》 宋·強至

    司徒精爽儼如昨,舊史風流傳至今。
    一雨能隨賢宰意,千年不死愛民心。
    蟲緣壞壁青苔合,鳥噪荒庭古樹陰。
    桑雉逢人雖遠避,近來僮豎殺機深。

    45 《魏帝廟》 宋·陳造

    佛貍歲未卯,志欲吞宇縣。
    當年江飲馬,腥血浸淮甸。
    地人飯耕牛,有井巢歸燕。
    至今閱遺史,為汝空飲恨。

    46 《赦后分祀禹廟有感》 宋·李洪

    禹廟依山麓,江濤日到門。
    黎甿半樵牧,祝史潔罍樽。
    菲食雖王意,齋祠致主恩。
    人誰思帝德,空感習之言。

    47 《史文惠王挽詞》 宋·樓鑰

    八行源充遠,三師慶系遙。
    樞庭先附鳳,相國薦簪貂。
    感會逢千載,榮華冠四朝。
    甘盤稱舊學,綺季簉儲寮。

    48 《水仙廟鼓吹曲四首》 宋·周文璞

    倚碧櫨,款銅鋪,德星在南烏尾逋。
    兩峰隱天,花深草蕍。
    錢唐十馀萬戶,皆看史君歡娛。
    雖涉流沙歷炎都,入醫無閭不如東吳。

    49 《又上座主李左史八十韻》 宋·程公許

    江路三年別,心旌萬里搖。
    登龍空有夢,蟄蟻困無聊。
    側聽除書峻,深期廟論調。
    方看儀玉筍,胡遽理蓀橈。

    50 《工侍國史奉御香禱雪上竺前一夕雪瑞已應道間》 宋·程公許

    庚子歲維夏,亢陽一何驕。
    侵尋徂暑迫,惻怛圣慮焦。
    祈壽喧三農,雩禮奔百僚。
    商飚忽以厲,老魃意愈囂。

    51 《以勸分出伏龍因謁武侯廟》 宋·李曾伯

    廬存龍去跡成非,草木空山圣得知。
    成敗論人陳壽史,功名余恨少陵詩。
    初心何只三分漢,偉略徒夸十倍丕。
    半夜松聲卷風雨,猶如抱膝嘯吟詩。

    52 《太廟瑞芝頌》 宋·王炎

    宋紹天命,列圣重光。
    丕緒舄奕,施于無疆。
    少海日升,慶元五祀。
    淵默面南,格于天地。

    53 《吳山廟詩》 宋·釋智圓

    君子尚權變,權變貴合道。
    子胥薦專諸,子光專非好。
    父讎共戴天,乞師恨不早。
    子光既得志,入郢事征討。

    54 《落成王朝奉廟以薄恙不獲預謝謝劉宰并諸鄉丈》 宋·陳傅良

    橫塘一字比南金,滿紙書勞屬意深。
    太史不知收拾未,邦人父老淚漸襟。

    55 《曹娥廟》 宋·葉茵

    孝本當為事,時人或不然。
    娥兮如此理,命也委之天。
    五日抱尸出,千年作史傳。
    英靈猶耿耿,有慊莫登船。

    56 《詠史上·晁錯》 宋·陳普

    誰人能奪伯氏邑,何德敢隳三子都。
    內史自侵漢家廟,未須削楚更衰吳。

    57 《詠史下·王羲之》 宋·陳普

    不緣廓廟盡談空,安得狐貍嘯晉宮。
    王氏可人惟逸少,更容謝萬作三公。

    58 《詠史上·景帝》 宋·陳普

    宗廟誰開內使門,臨江依樣又穿垣。
    愛妻嬌子如泥土,晁錯何知獨恃恩。

    59 《輔德廟碑歌》 宋·方回

    綠之渚兮浣侯衣,青厥蟾兮神所依。
    未壯而逝兮匪夭,白首者拜兮莫之敢非。
    潮來兮潮往,侯朝出游兮夜歸。
    侯昔家兮今廟,奠椒醑兮神其我釂。

    60 《湖州推官史彥明碎妖石》 宋·方回

    君不見杜子美,搜詩益州城。
    西門所見石筍高蹲,欲募壯士擲天外,使人不疑見本根。
    又不見韓退之,

    * 關于廟史的詩詞 描寫廟史的詩詞 帶有廟史的詩詞 包含廟史的古詩詞(22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