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底量的詩詞(147首)
101
《謝李公達惠詩再答》 宋·韓維
功名無得得閑身,位列東朝愧漢臣。
空性屢撈潭底月,浮名那記禁中春。
知音罕遇忘言士,絕學常思過量人。
莫取無心心外道,此心生處即為塵。
102
《席上走筆贈別李子先》 宋·強至
醉魄吟魂李謫仙,風流未絕驗家傳。
詞源直欲傾三峽,飲量真疑漏百川。
幾寸燭花催餞席,數程柳絮撲歸鞭。
別愁袞袞無由說,吏部先尋甕底眠。
103
《次韻程帥游習池三首》 宋·陳造
清明勝賞尚容追,不減觴浮曲水時。
坐覺晴云戀歌扇,看供吟筆瀉天池。
春光有底遽如許,酒量勉添些子兒。
可但大堤民氣樂,啼鶯語燕共嬉嬉。
105
《春日有所思》 宋·曹勛
陽春被華旦,草木蒙恩私。
沉沉幽蘭,不得同其施。
女蘿托喬松,光彩紛葳蕤。
游塵薄雄風,光景低郁儀。
107
《舟著淺》 宋·李流謙
御風起帆如彍矢,不能萬里猶千里。
中流浪頭屋高起,誤入淺洲舟閣底。
愚公不量欲移山,篙人伎窮客長嘆。
世言卒好好步難,何好一棹夷猶間。
109
《清江道中》 宋·廖行之
客里春愁萬斛量,隨身抖擻一奚囊。
了無池草入詩夢,粗有山花供酒狂。
半載飛蓬成底事,幾鉤新月誤相望。
夕陽又傍空山宿,杜宇聲中入異鄉。
112
《簡同年刁時中俊卿詩并序》 宋·王邁
讀君“老農詩”,一讀三太息。
君方未第時,憂民真懇惻;直筆誅縣官,言言虹貫日。
縣官怒其訕,移文加誚斥;君笑答之書,抗詞如矢直。
旁觀爭吐舌,此士勇無匹。
113
《寄敬巖》 宋·王柏
泳飛堂前橘柚香,田田荷葉浮波光。
主人攬轡度閩嶠,驅馳端為蒼生忙。
天生人才不虛出,必使事與才相當。
爾才綽綽有余力,豈容袖手窺其旁。
114
《鄱陽湖》 宋·周弼
鄱陽湖浸東南境,有人曾量三十六萬頃。
我昔乘槎渤澥間,眇視天溟坎蛙井。
浪何為而起於青云之底,日何為而碎於泥沙之里。
太極初分一物無,天水相包若雞子。
115
《與前人對酌醉中》 宋·陳著
天寬地闊無拘嫌,日往月來無留淹。
有興一日是一日,賞心樂事古難兼。
我貧到底君不問,君自與我相嬉恬。
安知朝夕不自給,有酒須與我共酣。
116
《病起》 宋·王炎
羸軀方伏枕,凍骨倍加綿。
自覺脾為約,醫言脈太玄。
不禁腰痛楚,仍苦膝拘攣。
搔抑方能定,扶持僅可前。
117
《念奴嬌 汴中見寄》 元·許有壬
一壺天地,亙南交朔漠,東溟西極。
斫桂吳剛難措手,轉見今宵挺特。
露軋冰輪,云歸碧海,上下瓊瑤色。
白虛光里,更無毫發間隔。
118
《紅窗*》 元·王哲
七十三,三十七。
恁時節思量,王吉王吉。
崖畔險也兀底,卻堤防腳失。
奉勸回頭休要執。
戴包巾、只在來年元日。
若依前,意馬心猿,管終
120
《憶昨行寄呈劉法曹》 宋·劉宰
憶昨太守宣城陳,人物風流法從臣。
太息官倉取無藝,要與邑民圖久計。
總將一石計其贏,三斗八升為定制。
厥初號令發雷霆,奉行誰敢圭撮增。
* 關于底量的詩詞 描寫底量的詩詞 帶有底量的詩詞 包含底量的古詩詞(14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