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應露的詩詞(1445首)

    101 《對蓮花戲寄晁應之》 宋·張耒

    平池碧玉秋波瑩,綠云擁扇青瑤柄。
    水宮仙女鬬新妝,輕步凌波踏明鏡。
    彩橋下有雙鴛戲,曾托鴛鴦問深意。
    半開微斂竟無言,裛露微微灑秋淚。
    晁郎神仙好風格,須遣仙娥伴仙客。
    人間萬事苦參羞,吹盡清香不來摘。

    102 《和應之石澗》 宋·張耒

    麥氣朝含露,溪光夕照煙。
    斗麋蒼角老,雛雉絳毛鮮。
    葵折紅繒縐,蓮香水麝燃。
    敢辭幽僻處,直恐負林泉。

    103 《和子華應天院行香歸過洛川》 宋·司馬光

    印節傳呼洛北還,府庭無論不妨閑。
    度橋寒色侵春服,按轡晴光露曉山。
    香穗徘徊凝廣殿,花籃繁會滿通闤。
    自知白雪高難和,忍愧誰能寄我顏。

    104 《和應之同年兄秋日雨中登凎愛寺閣寄梅圣俞》 宋·歐陽修

    經年都洛與君交,共許詩中思最豪。
    舊社更誰能擁鼻,新秋有客獨登客。
    徑蘭欲謝悲零露,籬菊空開乏凍醪。
    縱使河陽花滿縣,亦應留滯感潘毛。

    105 《南鄉子·梅蕊露鮮妍》 宋·無名氏

    梅蕊露鮮妍。
    雪態冰恣巧耐寒。
    南北枝頭香不斷,堪觀。
    露浥瓊苞粉未乾。
    畫手寫應難。
    橫管休吹恐易殘。
    留得佳人臨曉際,憑欄。
    試把新妝比并看。

    106 《七夕應制》 宋·王禹偁

    斜漢橫空瑞氣浮,橋邊烏鵲待牽牛。
    長生殿冷時無事,乞巧樓多歲有秋。
    菡萏晚花清露濕,嬋娟新月暮煙收。
    華封禱祝華胥夢,誰道神仙不可求。

    107 《甘露降太一宮詩》 宋·王禹偁

    甘露靄長空,垂休太不宮。
    瑞光經日在,圣德與天通。
    如醴沾衣白,凝脂間葉紅。
    淋漓滴層漢,顧眄駭重瞳。
    五色名難比,三危味莫同。
    祗應書信史,千古仰玄功。

    108 《侍游方山應詔詩》 南北朝·沈約

    清漢夜昭晳。
    扶桑曉陸離。
    發歌摐陽下。
    建羽朝夕池。
    摐金浮水若。
    聳蹕詔山祗。
    一沾九霄露。
    藜藿終自知。

    109 《奉和闡弘二教應詔詩》 南北朝·庾信

    五明教已設。
    三元法復開。
    魚山將鶴嶺。
    清梵兩邊來。
    香煙聚為塔。
    花雨積成臺。
    空心論佛性。
    貞氣辨仙才。
    露盤高掌滴。
    風烏平翅回。
    無勞問待詔。
    自識昆明灰。

    110 《秘閣賜讌送右諫議大夫種放得假歸終南山應製》 宋·楊億

    瑣闈聊輟皂囊封,賜告歸尋一畝宮。
    關路蒲輪千里遠,嚴扉蕙帳幾年空。
    百壺天酒凝甘露,二雅宸章掩大風。
    舊隱暫還非久住,心期獻可沃堯聰。

    111 《侍宴鐘山應制(時蘭州方奏捷)》 明·劉基

    清和天氣雨晴時,翠麥黃花夾路歧。
    萬里玉關馳露布,九霄金闕絢云旗。
    龍文騕褭驂鸞輅,馬乳蒲萄入羽卮。
    衰老自慚無補報,叨陪儀鳳侍瑤池。

    112 《奉和御製會靈觀甘露》 宋·夏竦

    岳靈飛觀聳神州,上圣欽崇德日休。
    嘉露霄零甘特異,貞條膏被勢何稠。
    昆山實器今初貯,漢苑仙盤昔未浮。
    自可紀年昭瑞應,更殊添海助洪流。
    堇荼變味承馀潤,圖牒騰芳煥大猷。
    愿采朝華和美玉,仰資宸算倍千秋。

    113 《觀唐明皇山水字流杯石應製》 宋·夏竦

    開元留翠刻,昭代奉宸游。
    綠酒聯杯泛,紅泉滿字流。
    澄清涵玉宇,瀲滟轉銀鉤。
    霄堮奎躔布,龜圖洛畫浮。
    偃波分密坐,垂露直前旒。
    若許銘天德,圜青豈易儔。

    114 《賞花釣魚應製》 宋·夏竦

    上苑乘春啟,奇花效祉新。
    連房紅萼并,合干綠枝勻。
    翦獻尊長樂,分頒寵輔臣。
    從游過水殿,凝蹕近龍津。

    115 《又和北軒竹上甘露》 宋·韓維

    君家竹上露,點綴如明珰。
    垂枝乍驚重,映日復能光。
    聊可助清興,安知為羨祥。
    應從草制暇,延詠對華觴。

    116 《和王應夫見貽二首》 宋·曹勛

    不見應夫久,永懷清晤同。
    名高湖海內,詩在笑談中。
    光泛崇蘭露,香傳碧桂風。
    只應家學著,更看廟堂功。

    117 《龍潭太室一筍穿入露滿其上因賦之》 宋·樓鑰

    一筍入屋照座寒,凌晨仍有清露漙。
    益信露珠自根起,正如真水朝泥丸。
    廈屋不應為汝穿,不肯屈節斜倚欄。
    干霄拂云已在望,且復自保青瑯玕。

    118 《寒露日阻風雨左里詩》 宋·曹彥約

    久謂熱當雨,茲來歸近家。
    露寒遲應節,天變勇飛沙。
    甕白應浮酒,籬黃可著花。
    一江三十里,直欲問仙槎。

    119 《對應致語口號》 宋·李曾伯

    相對封人共祝堯,玉觴瀲滟酒浮椒。
    千山佳氣供紅旆,一道仁聲賴翠軺。
    南極爺祈天上壽,東風不隔海濱遙。
    恩濃湛露何為報,勉屬清忠答圣朝。

    120 《贈術士姚有應自號通靈心神仙口》 宋·姚勉

    仙在虛懷不可知,神仙有口欲何為。
    餐風吸露囂塵表,說地談天爛醉時。
    不帶一星煙火氣,盡饒三寸帝王師。
    到頭莫把真機泄,靜默元來未是癡。

    * 關于應露的詩詞 描寫應露的詩詞 帶有應露的詩詞 包含應露的古詩詞(144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