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應問的詩詞(2099首)

    981 《鴻門宴》 兩漢·司馬遷

    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
    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于項羽曰:“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
    ”項羽大怒曰:“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沛公兵十萬,在霸上。
    范增說項羽曰:“沛公居山東時,貪于財貨,好美姬。

    高中文言文歷史故事

    982 《勸學》 先秦·荀子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
    雖有槁暴(pù),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高中文言文議論學習勉勵

    983 《過秦論》 兩漢·賈誼

    上篇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議論

    984 《蘇武傳(節選)》 兩漢·班固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為郎,稍遷至栘中廄監。
    時漢連伐胡,數通使相窺觀。
    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后十余輩,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
    天漢元年,且鞮侯單于初立,恐漢襲之,乃曰:「漢天子我丈人行也。

    高中文言文傳記贊美寫人

    985 《張衡傳》 兩漢·范曄

    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也。
    衡少善屬文,游于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貫六藝。
    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
    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

    高中文言文贊美寫人傳記

    986 《鵲橋仙·云林矚題閏七夕聯吟圖》 清·顧太清

    新秋逢閏,鵲橋重駕,兩度人間乞巧。
    欄干斜轉玉繩低,問乞得、天機多少?
    閨中女伴、天邊佳會,多事紛紛祈禱。
    神仙之說本虛無,便是有、也應年老。

    七夕節題畫愛情哲理

    987 《雙雙燕·滿城社雨》 清·張惠言

    滿城社雨,又喚起無家,一年新恨。
    花輕柳重,隔斷紅樓芳徑。
    舊壘誰家曾識,更生怕、主人相問。
    商量多少雕檐,還是差池不定。

    詠物寫鳥抒懷孤獨

    988 《香菱詠月·其三》 清·曹雪芹

    精華欲掩料應難,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輪雞唱五更殘。
    綠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欄。
    博得嫦娥應借問,緣何不使永團圓。

    詠物月亮寫人愁思

    989 《摸魚兒·雁丘詞/邁陂塘》 金朝·元好問

    乙丑歲赴試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獲一雁,殺之矣。
    其脫網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
    ”予因買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壘石為識,號曰“雁丘”。
    同行者多為賦詩,予亦有《雁丘詞》。

    詠物寫鳥抒情愛情

    990 《送韓子師侍郎序》 宋·陳亮

    秘閣修撰韓公知婺之明年,以“恣行酷政,民冤無告”劾去。
    去之日,百姓遮府門愿留者,頃刻合數千人,手持牒以告攝郡事。
    攝郡事振手止之,輒直前不顧;則受其牒,不敢以聞。
    明日出府,相與擁車下,道中至不可頓足。

    離別感慨諷刺序文

    991 《木蘭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 清·納蘭性德

    盼銀河迢遞,驚入夜,轉清商。
    乍西園蝴蝶,輕翻麝粉,暗惹蜂黃。
    炎涼。
    等閑瞥眼,甚絲絲、點點攪柔腸。

    送別寫雨感傷

    992 《送石處士序》 唐·韓愈

    河陽軍節度、御史大夫烏公,為節度之三月,求士于從事之賢者。
    有薦石先生者。
    公曰:“先生何如?”曰:“先生居嵩、邙、瀍、谷之間,冬一裘,夏一葛,食朝夕,飯一盂,蔬一盤。
    人與之錢,則辭;請與出游,未嘗以事免;勸之仕,不應。

    古文觀止規勸序文

    993 《金縷曲詞二首》 清·顧貞觀

    寄吳漢槎寧古塔,以詞代書,丙辰冬寓京師千佛寺,冰雪中作季子平安否?便歸來,平生萬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誰慰藉,母老家貧子幼。
    記不起,從前杯酒。
    魑魅搏人應見慣,總輸他,覆雨翻云手,冰與雪,周旋久。
    淚痕莫滴牛衣透,數天涯,依然骨肉,幾家能夠?比似紅顏多命薄,更不如今還有。

    婉約友情故事

    994 《祁奚請免叔向》 先秦·左丘明

    欒盈出奔楚。
    宣子殺羊舌虎,囚叔向。
    人謂叔向曰:“子離于罪,其為不知乎?”叔向曰:“與其死亡若何?詩曰:‘優哉游哉,聊以卒歲。
    ’知也。

    古文觀止寫人品格

    995 《屈原列傳》 兩漢·司馬遷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為楚懷王左徒。
    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
    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

    古文觀止寫人傳記

    996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997 《爭臣論》 唐·韓愈

    或問諫議大夫陽城于愈,可以為有道之士乎哉?學廣而聞多,不求聞于人也。
    行古人之道,居于晉之鄙。
    晉之鄙人,熏其德而善良者幾千人。
    大臣聞而薦之,天子以為諫議大夫。

    古文觀止議論寫人

    998 《祭十二郎文》 唐·韓愈

    年、月、日,季父愈聞汝喪之七日,乃能銜哀致誠,使建中遠具時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靈:嗚呼!吾少孤,及長,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中年,兄歿南方,吾與汝俱幼,從嫂歸葬河陽。
    既又與汝就食江南。
    零丁孤苦,未嘗一日相離也。

    古文觀止高中文言文祭文悼亡

    999 《乞校正陸贄奏議進御札子》 宋·蘇軾

    臣等猥以空疏,備員講讀。
    圣明天縱,學問日新。
    臣等才有限而道無窮,心欲言而口不逮,以此自愧,莫知所為。
    竊謂人臣之納忠,譬如醫者之用藥,藥雖進于醫手,方多傳于古人。

    古文觀止奏議

    1000 《賣柑者言》 明·劉基

    杭有賣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潰。
    出之燁然,玉質而金色。
    置于市,賈十倍,人爭鬻之。
    予貿得其一,剖之,如有煙撲口鼻,視其中,則干若敗絮。

    古文觀止寓言故事抒懷

    * 關于應問的詩詞 描寫應問的詩詞 帶有應問的詩詞 包含應問的古詩詞(209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