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應問的詩詞(2099首)

    641 《驀山溪》 宋·歐陽修

    新正初破,三五銀蟾滿。
    纖手染香羅,剪紅蓮、滿城開遍。
    樓臺上下,歌管咽春風,駕香輪,停寶馬,只待金烏晚。
    帝城今夜,羅綺誰為伴。

    古文觀止寫人隱居生活抒懷

    642 《卜算子·樽前一曲歌》 宋·杜安世

    尊前一曲歌。
    歌里千重意,才欲歌時淚已流,恨應更、多于淚。
    試問緣何事。
    不語如癡醉。
    我亦情多不忍聞,怕和我、成憔悴。

    婉約音樂傷懷

    643 《南鄉子》 宋·晏幾道

    眼約也應虛,昨夜歸來鳳枕孤。
    且據如今情分里,相于。
    只恐多時不似初。
    深意托雙魚。
    小剪蠻箋細字書。
    更把此情重問得,如何。
    共結因緣久遠無。

    644 《木蘭花·風簾向曉寒成陣》 宋·晏幾道

    風簾向曉寒成陣。
    來報東風消息近。
    試從梅蒂紫邊尋,更繞柳枝柔處問。
    來遲不是春無信。
    開晚卻疑花有恨。
    又應添得幾分愁,二十五弦彈未盡。

    寫風迎春盼春感傷

    645 《玉樓春》 宋·晏幾道

    清歌學得秦娥似。
    金屋瑤臺知姓字。
    可憐春恨一生心,長帶粉痕雙袖淚。
    從來懶話低眉事。
    今日新聲誰會意。
    坐中應有賞音人,試問回腸曾斷未。

    646 《訴衷情》 宋·晏幾道

    種花人自蕊宮來。
    牽衣問小梅。
    今年芳意何似,應向舊枝開。
    憑寄語,謝瑤臺。
    客無才。
    粉香傳信,玉盞開筵,莫待春回。

    647 《踏莎行》 宋·晏幾道

    柳上煙歸,池南雪盡。
    東風漸有繁華信。
    花開花謝蝶應知,春來春去鶯能問。
    夢意猶疑,心期欲近。
    云箋字字縈方寸。
    宿妝曾比杏花紅,憶人細把香英認。

    宋詞精選羈旅寫景思鄉

    648 《清商怨·庭花香信尚淺》 宋·晏幾道

    庭花香信尚淺。
    最玉樓先暖。
    夢覺春衾,江南依舊遠。
    回紋錦字暗剪。
    謾寄與、也應歸晚。
    要問相思,天涯猶自短。

    春天婦女相思

    649 《賣花聲·樓上久踟躇》 宋·張舜民

    樓上久踟躇。
    地遠身孤。
    擬將憔悴吊三閭。
    自是長安日下影,流落江湖。
    爛醉且消除。
    不醉何如。
    又看暝色滿平蕪。
    試問寒沙新到雁,應有來書。

    故鄉親人思念

    650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宋·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宋詞三百首宋詞精選初中古詩高中古詩豪放中秋節月亮懷人祝福

    651 《勸金船(和元素韻自撰腔命名)》 宋·蘇軾

    無情流水多情客。
    勸我如曾識。
    杯行到手休辭卻。
    這公道難得。

    652 《八聲甘州·寄參寥子》 宋·蘇軾

    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無情送潮歸。
    問錢塘江上,西興浦口,幾度斜暉。
    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
    誰似東坡老,白首忘機。

    寫水感嘆人生哲理離別友情

    653 《三部樂(情景)》 宋·蘇軾

    美人如月。
    乍見掩暮云,更增妍絕。
    算應無恨,安用陰晴圓缺。
    嬌甚空只成愁,待下床又懶,未語先咽。

    654 《虞美人(琵琶)》 宋·蘇軾

    定場賀老今何在。
    幾度新聲改。
    怨聲坐使舊聲闌。
    俗耳只知繁手、不須彈。
    斷弦試問誰能曉。
    七歲文姬小。
    試教彈作輥雷聲。
    應有開元遺老、淚縱橫。

    655 《河滿子(湖州作)》 宋·蘇軾

    見說岷峨凄愴,旋聞江漢澄清。
    但覺秋來歸夢好,西南自有長城。
    東府三人最少,西山八國初平。
    莫負花溪縱賞,何妨藥市微行。
    試問當壚人在否,空教是處聞名。
    唱著子淵新曲,應須分外含情。

    656 《滿庭芳》 宋·蘇軾

    恩放歸陽羨,復作一篇
    歸去來兮,清溪無底,上有千仞嵯峨。
    畫樓東畔,天遠夕陽多。
    老去君恩未報,空回首、彈鋏悲歌。

    七夕節神話悼亡

    657 《少年游》 宋·蘇軾

    野作六客詞,其卒章云:‘見說賢人聚吳分。
    試問。
    也應旁有老人星。
    ’凡十五年,再過吳興,而五人者皆已亡矣。

    658 《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宋·蘇軾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
    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
    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宋詞三百首贊頌歌女

    659 《滿庭芳(有碾龍團為供求詩者,作長短句報之)》 宋·李之儀

    花陌千條,珠簾十里,夢中還是揚州。
    月斜河漢,曾記醉歌樓。
    誰賦紅綾小砑,因飛絮、天與風流。
    春常在,仙源路隔,空自泛漁舟。

    660 《浣溪沙(梅)》 宋·李之儀

    剪水開頭碧玉條。
    能令江漢客魂銷。
    只應香信是春潮。
    戴了又羞緣我老,折來同嗅許誰招。
    憑將此意問妖嬈。

    悼念觀點

    * 關于應問的詩詞 描寫應問的詩詞 帶有應問的詩詞 包含應問的古詩詞(209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