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應記的詩詞(915首)
681
《送少卿張學士知洪州》 宋·梅堯臣
朱旗畫舸一百尺,五月長江水拍天。
穩去先應望廬岳,暫來誰復見龍泉。
閣經吏部重為記,山識吳天舊鑄錢。
往跡可尋軍事少,剩書遺逸附青編。
682
《贈楊滎陽》 明·高啟
嘉陵美山水,亦復富文彥。
楊君產其邦,材拔性高狷。
布衣走名都,早入藝林選。
客屈稷下談,王邀鄴中宴。
683
《題朱氏梅雪軒》 明·高啟
石城山居梅萬塢,冒雪曾來扣僧戶。
爛然如見會群妃,白鳳繽紛下瑤圃。
數片輕吹著鬢華,乍看是雪又疑花。
迷魂亂眼春如海,那辨南枝映竹斜。
685
《寄獻潤州趙舍人》 宋·王禹偁
記言彩筆罷摛華,郡閣高閑似道家。
琴院坐聽江寺磬,郡樓吟見海山霞。
春園遺母親燒筍,夜榻留僧自煮茶。
應夭陶潛未歸去,折腰奔走在泥沙。
686
《三和》 宋·劉克莊
曾課山間種藝詩,自猶不記更誰知。
豈無鼠盜食新筍,曾有鳳來棲老枝。
未敢名為真福地,便應喚做小仇池。
籃輿只合村夫舉,兒子門生負笈隨。
687
《憶昔二首》 宋·劉克莊
猶記顓蒙昔未開,自鞭寧待父師哉。
殘編常到雞聲徹,警枕頻驚蝶夢回。
且可遍參學童子,未應一跳至如來。
叢林個個談宗旨,誰是禪家大辯才。
688
《憶昔二首》 宋·劉克莊
武皇好賦網群英,猶記龍顏賞墨卿。
白玉牒中曾有草,碧紗籠里本無名。
唐詩卒使張窮瞎,國語能令左失明。
老子一生嗜章句,故應天罰遣偏盲。
689
《挽鄭子敬都承二首》 宋·劉克莊
向來俱觸相君嗔,里社追隨二十春。
尚記殘編燈下共,忽看華表路傍新。
行車不忍過三步,臨宋應難贖百身。
歲晚空山風雨橫,奠芻歸去倍傷神。
691
《題蔡烓主簿詩卷》 宋·劉克莊
舊止四人為律體,今通天下話頭行。
誰編宗派應添譜,要續傳燈不記名。
放子一頭嗟我老,避君三舍與之平。
由來作者皆攻苦,莫信人言七步成。
692
《訾家洲二首》 宋·劉克莊
來訪唐時事,荒洲暮靄青。
遍生新草棘,難認舊池亭,毀記欺無主,存祠怕有靈。
今人輕古跡,此地少曾經。
裴柳英靈渺莽中,鶴歸應不記遼東。
696
《哭林晉之判官》 宋·劉克莊
去歲衡寒赴辟時,感君騎馬遠追隨。
一春不得梅花信,萬里空題薤露詩。
小簡佩壺邀士友,大鐺煮粥活流移。
平生二事尤堪記,應有名公與撰碑。
* 關于應記的詩詞 描寫應記的詩詞 帶有應記的詩詞 包含應記的古詩詞(91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