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應者的詩詞(1254首)
41
《送道者二首》 唐·司空圖
洞天真侶昔曾逢,西岳今居第幾峰。
峰頂他時教我認,相招須把碧芙蓉。
殷勤不為學燒金,道侶惟應識此心。
雪里千山訪君易,微微鹿跡入深林。
45
《訪道者不遇》 唐·杜荀鶴
寂寂白云門,尋真不遇真。
只應松上鶴,便是洞中人。
藥圃花香異,沙泉鹿跡新。
題詩留姓字,他日此相親。
46
《王道者》 唐·韋莊
五云遙指海中央,金鼎曾傳肘后方。
三島路岐空有月,十洲花木不知霜。
因攜竹杖聞龍氣,為使仙童帶橘香。
應笑我曹身是夢,白頭猶自學詩狂。
48
《龍潭張道者》 唐·伍喬
碧洞幽巖獨息心,時人何路得相尋。
養生不說憑諸藥,適意惟聞在一琴。
石徑掃稀山蘚合,竹軒開晚野云深。
他年功就期飛去,應笑吾徒多苦吟。
49
《懷王道者》 唐·李中
閑思王道者,逸格世難群。
何處眠青嶂,從來愛白云。
酒沽應獨醉,藥熟許誰分。
正作趨名計,如何得見君。
50
《贈重安寂道者》 唐·李中
寒松肌骨鶴心情,混俗陶陶隱姓名。
白發只聞悲短景,紅塵誰解信長生。
壺中日月存心近,島外煙霞入夢清。
每許相親應計分,琴馀常見話蓬瀛。
52
《懷華山隱者》 唐·劉昭禹
先生入太華,杳杳絕良音。
秋夢有時見,孤云無處尋。
神清峰頂立,衣冷瀑邊吟。
應笑干名者,六街塵土深。
56
《遇道者》 唐·貫休
鶴骨松筋風貌殊,不言名姓絕榮枯。
尋常藜杖九衢里,莫是商山一皓無。
身帶煙霞游汗漫,藥兼神鬼在葫蘆。
只應張果支公輩,時復相逢醉海隅。
57
《書匡山隱者壁》 唐·齊己
紅霞青壁底,石室薜蘿垂。
應有迷仙者,曾逢采藥時。
桃花饒兩頰,松葉淺長髭。
直是來城市,何人識得伊。
59
《送略禪者歸南岳》 唐·齊己
林下鐘殘又拂衣,錫聲還獨向南飛。
千峰冷截冥鴻處,一徑險通禪客歸。
青石上行苔片片,古杉邊宿雨霏霏。
勞生有愿應回首,忍著無心與物違。
60
《賣花者》 唐·司馬扎
少壯彼何人,種花荒苑外。
不知力田苦,卻笑耕耘輩。
當春賣春色,來往經幾代。
長安甲第多,處處花堪愛。
* 關于應者的詩詞 描寫應者的詩詞 帶有應者的詩詞 包含應者的古詩詞(125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