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應緣的詩詞(853首)

    561 《惜奴嬌·畫扇高秋》 元·元好問

    畫扇高秋,恨塵暗秦王女。
    涉東城、春煙綠樹。
    燕子來時應解說,征鞍處。
    記取。

    562 《水調歌頭 庚辰六月,游玉華谷,回過少姨廟》 元·元好問

    中語,為之賦仙人詞,今載於此。
    夢入云山宮闕幽。
    鸞?同侶鴛鳳流。
    桂月竟夜光不收。

    563 《滿庭芳·辰出街頭》 宋·無名氏

    辰出街頭,酉歸堂內,切須規矩隨身。
    志誠香火,早晚去朝真。
    遍歷名山福地,不恥問、參訪高人。
    休夸逞,斷除人我,心地放教平。

    564 《導引·來嬪初載》 宋·無名氏

    來嬪初載,令德冠層城。
    柔范藹徽聲。
    熊羆夢應芳蘭郁,佳氣擁雕楹。
    珠宮縹緲泛蓬瀛。
    脫屣世緣輕。
    空馀寶冊光瓊玖,千古仰鴻名。

    565 《勉致仕李秘監》 宋·梅堯臣

    淵明歸柴桑,家貧食不足。
    當其勇去時,不待秫稻熟。
    借問何以然,實恥暫屈辱。
    公常為近臣,曾不輒媚曲。

    566 《前此諸韓來飲獨仲連以小兒病不至明日仲連有》 宋·梅堯臣

    夜與賢豪飲,方聞默坐時。
    我斟相樂酒,君詠寄來詩。
    莫恨殊喧寂,真緣篤愛慈。
    何當因雪興,過此未應遲。

    567 《送楊明叔通判越州》 宋·梅堯臣

    知子心中光皪皪,不作秋蟫緣簡策。
    八月乘風入會稽,鏡湖細浪魚吹白。
    新除戚里外諸侯,況喜上賓開右席。
    明月樓中吸玉笙,青山影里森朱戟。

    568 《聞櫓》 宋·梅堯臣

    靜夜有舟下,中流聞櫓聲。
    隔窗燈已暗,卷帽月微明。
    漸向寒灣遠,遙應宿枕驚。
    客心何苦急,曾是不緣名。

    569 《送師厚歸南陽會天大風遂宿高陽山寺明日同至》 宋·梅堯臣

    往日送子春風前,春風酣酣杏正妍。
    今來送歸秋風後,秋風搣搣沙滿川。
    馬鬣斜傾毛瑟縮,馭吏噤唫足後先。
    弊裘吹裂寒入骨,枯株磨戛火欲燃。

    570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并次韻其六》 宋·梅堯臣

    森森漢宮竹,托本異孤生。
    玉砌緣根迸,朱欄與筍平。
    朝煙生密習,晚影漏斜明。
    應待女媧采,參差鳳琯清。

    571 《姑蘇雜詠 洞庭山》 明·高啟

    朝登西巖望太湖,青天在水飛云孤。
    洞庭縹緲兩峰出,正似碧海浮方壺。
    嘗聞此山古靈壤,蛇虎絕跡歡樵夫。
    濤聲半夜恐魂夢,石氣五月寒肌膚。

    572 《送思上人》 明·高啟

    名林雖盡廢,南去只隨緣。
    野飯晨留缽,城鐘夜到船。
    虎馴應畏法,鳥喚不驚禪。
    他日期相見,高峰舊塔前。

    573 《憶昨行寄吳中諸故人》 明·高啟

    憶昨結交豪俠客,意氣相傾無促戚。
    十年離亂如不知,日費黃金出游劇。
    狐裘蒙茸欺北風,霹靂應手鳴雕弓。
    桓王墓下沙草白,仿佛地似遼城東。

    574 《朝鮮兒歌(予飲周檢校宅,有二高麗兒歌舞者》 明·高啟

    朝鮮兒發綠,初剪齊雙眉。
    芳筵夜出對歌舞,木綿裘軟銅環垂。
    輕身回旋細喉轉,蕩月搖花醉中見。
    夷語何須問譯人,深情知訴離鄉怨。

    575 《竹溪直院盛稱起予草堂詩之善暇日覽之多有可》 宋·劉克莊

    治化無深淺,要諸久始知。
    遺民它日淚,太傅向來碑。
    反袂緣何事,輕裘若在時。
    勛名一片石,尸祝百年思。
    不比山公醉,惟應湛輩悲。
    征南亦深刻,感慨者為誰。

    576 《賀黃察院》 宋·劉克莊

    自從慶歷親除后,直到咸淳第四年。
    當道豺應驚破膽,通天狐不敢垂涎,豸冠本古觸邪義,麟筆它時責備賢。
    八十九翁盲且耄,有徂徠頌獻無緣。

    577 《寄漢陽守王中甫》 宋·劉克莊

    自辭莫府徑歸耕,同舍分攜闕寄聲。
    帳下飛書空有草,軍中上緣獨無名。
    山深仆不聞時事,塞近君應得虜情。
    聞道漢東堪臥治,訊來依舊說招兵。

    578 《送王實之赴長沙幕》 宋·劉克莊

    賈傅遺蹤在,君于此泛蓮。
    不應卑濕地,猶著廣寒仙。
    策好人爭誦,名高士責全。
    衡山余所管,擬結草鞵緣。

    579 《八檜圖》 宋·王令

    客有要我八檜吟,手攜八檜圖來懸。
    掛張滿壁惕可駭,盼顧左右同嗟嘆。
    旁摹石刻署名狀,各有憑附相黃緣。
    或高相扶互倚礙,或斷欲蹶猶支顛。

    580 《春晚雨後》 宋·王令

    東風柔弱事春權,劇雨無端轉愴然。
    不惜好花都委地,卻令遠草直平天。
    龍蛇久蟄應思奮,蛙蟈乘時已自先。
    緣柳由來卻堪笑,葉眉愁劇遂長眠。

    * 關于應緣的詩詞 描寫應緣的詩詞 帶有應緣的詩詞 包含應緣的古詩詞(85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