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應物處的詩詞(374首)

    321 《守風瓜步戲成》 宋·李彌遜

    古語行船遇打頭,此言端可作予羞。
    平生漫起江山興,勝處偶為波浪留。
    敗肉腐魚三日醉,斷蘆衰柳十分秋。
    蔣隊秀色應凋盡,造物還能借便休。

    322 《和同官問耳疾六首》 宋·曹勛

    慍心雖悄悄,藥物亦時時。
    半耳念非病,全身聵始知。
    三湘懷楚些,一櫂憶吳兒。
    會見相陪處,應多古錦詩。

    323 《和何倅游雁蕩》 宋·吳芾

    何侯富詞藻,能賦兼能詩。
    百篇輩李白,十稔嗤左思。
    搜奇抉靈怪,造化不能私。
    每為山水游,錦囊隨所之。

    324 《再和》 宋·王之望

    珠璣百斛何人付,公有詩筒來不住。
    出塵秀句若霞摛,走筆豪篇逾響赴。
    吟字一字不知老,朝作千篇猶未暮。
    秋天鴻鵠翥浮云,平地驊騮驅熟路。

    325 《峽中賦百韻》 宋·李流謙

    振奇欲何夸,頗疑造物者。
    兩山擘其間,放此江東瀉。
    不知太古前,宇宙孰壞冶。
    疏鑿著夏書,固自人力假。

    326 《陳彥博擢第后歸拜先墓作此送之》 宋·李流謙

    霜風著林不停吹,天涯有客衣征衣。
    問客今歸有何得,一株老桂和根移。
    讀書作文四十載,浪走不啻萍在池。
    束書隨身乃封戶,睥睨一甑蒙蛛絲。

    327 《食藕》 宋·李流謙

    芙渠固佳產,其末亦奇絕。
    此土乃物宜,厥包比柚橘。
    蔓引莖自遂,泥蟠體仍潔。
    一絲戲傀儡,眾竅殞鯈忽。

    328 《和家叔察院巨魚詩》 宋·李洪

    滄溟浩淼浮寰區,八纮九野水所儲。
    介蟲族類信眾夥,窮極詭怪堪嗟吁。
    巨鰲屭赑冠靈島,應龍連蜷頷驪珠。
    異哉斯魚盈百尺,失水安得波濤俱。

    329 《送王林叔推官分韻得錦字》 宋·樓鑰

    王郎天下士,中和自生稟。
    澹然初無營,見者輒斂衽。
    幕中資婉畫,處事極精審。
    與人如恐傷,律己淵冰懔。

    330 《鼓子復臨海縣齋》 宋·樓鑰

    乾道癸已冬,此邦我經行。
    郁修氣未殄,千家真赤城。
    來訪臨海令,瓦礫紛縱橫。
    翹然三尺高,問是戒石銘。

    331 《鮑清卿病目不赴竹院之集詩寄坐客次韻》 宋·樓鑰

    鮑侯年少老文學,藝苑優游富耕穫。
    胸中涵養自成趣,妙處正恐兒輩覺。
    我慙門巷非尺五,字欲問奇誰與榷。
    開樽竹院望同醉,遮眼腦脂何太虐。

    332 《送從弟叔韶尉東陽》 宋·樓鑰

    阿連少也爽,孤立生氣燄。
    壯年淬詞鋒,傾心事鉛槧。
    膠庠困虀鹽,世科終穩占。
    再興連桂堂,爾祖真不忝。

    333 《贈別羅舜舉二首》 宋·廖行之

    鰲峰夜色輸明月,龍穴秋光藹碧云。
    景物故應人惜別,風流難與世相聞。
    新詩題處君思我,啼鳥聲中我夢君。
    一笑相從非易得,有懷聊復此云云。

    334 《梅花六首》 宋·趙蕃

    畫論形似已為非,牝牡那窮神駿姿。
    莫向眼前尋尺度,要從物外極觀窺。
    山因雨霧青增黛,水為風紋綠起漪。
    以是于梅覓佳處,故應偏愛月明詩。

    335 《二日晚得少空偶閱杜集無何墜火焚者數葉謹成》 宋·趙蕃

    去年鼠齧涪翁文,今年火攻少陵詩。
    雖云成毀有定數,天意于此可逆知。
    我之所嗜何足計,上有先墨顏之姿。
    況渠詩本貫忠義,在處神物宜護持。

    336 《二十日夜宿小楊》 宋·趙蕃

    儂問何村泊,人詢底處船。
    兇年無善俗,永夜少安眠。
    僅有多年被,猶無舊物氈。
    未應能我累,瑟縮自成然。

    337 《四月十二日以夏潦暴甚艤舟辰之鐵槍崖下偶得》 宋·趙蕃

    昔讀梅蘇木山詩,未信人間有此奇。
    雖云尤物不必有,時一玩之何病為。
    吾行東南千萬里,仙游不已遂臻此。
    奇奇怪怪日在眼,浩浩湯湯夜盈耳。

    338 《秋日出郊》 宋·曹彥約

    早是清和便束裝,只今庭葉報新涼。
    山應險盡饒寬大,水欲平來尚激昂。
    已服官常猶潦草。
    未紓民力要商量。
    鮮于司馬經行處,文物彬彬意緒長。

    339 《將發琵琶亭》 宋·岳珂

    前歲西泝鄂,今歲東入吳。
    同一琵琶亭,行客各異涂。
    當時白傅恨,陳跡久榛蕪。
    豈特無遺音,榛蕪今亦無。

    340 《秋興》 宋·蘇泂

    秋高朔馬肥,壯士多感激。
    起看天宇空,萬物盡陰黑。
    連年稍艱食,所至多盜賊。
    人情有馴致,世或尚姑息。

    * 關于應物處的詩詞 描寫應物處的詩詞 帶有應物處的詩詞 包含應物處的古詩詞(37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