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應松的詩詞(1504首)
461
《送董少卿游茅山》 唐·陸龜蒙
威輦高懸度世名,至今仙裔作公卿。
將隨羽節朝珠闕,曾佩魚符管赤城。
云凍尚含孤石色,雪干猶墮古松聲。
應知四扇靈方在,待取歸時綠發生。
464
《即事九首》 唐·司空圖
宿雨川原霽,憑高景物新。
陂痕侵牧馬,云影帶耕人。
十年深隱地,一雨太平心。
匣澀休看劍,窗明復上琴。
465
《狂題十八首》 唐·司空圖
莫恨艱危日日多,時情其奈幸門何。
貔貅睡穩蛟龍渴,猶把燒殘朽鐵磨。
別鶴凄涼指法存,戴逵能恥近王門。
世間第一風流事,借得王公玉枕痕。
466
《雜題二首》 唐·司空圖
先知左袒始同行,須待龍樓羽翼成。
若使只憑三杰力,猶應漢鼎一毫輕。
魚在枯池鳥在林,四時無奈雪霜侵。
若教激勸由真宰,亦獎青松徑寸心。
467
《楊柳枝壽杯詞十八首》 唐·司空圖
樂府翻來占太平,風光無處不含情。
千門萬戶喧歌吹,富貴人間只此聲。
撼晚梳空不自持,與君同折上樓時。
春風還有常情處,系得人心免別離。
468
《興善寺貝多樹》 唐·張喬
還應毫末長,始見拂丹霄。
得子從西國,成陰見昔朝。
勢隨雙剎直,寒出四墻遙。
帶月啼春鳥,連空噪暝蜩。
469
《華山》 唐·張喬
青蒼河一隅,氣狀杳難圖。
卓杰三峰出,高奇四岳無。
力疑擎上界,勢獨壓中區。
眾水東西走,群山遠近趨。
470
《賀友人及第》 唐·李山甫
得水蛟龍失水魚,此心相對兩何如。
敢辭今日須行卷,猶喜他年待薦書。
松桂也應情未改,萍蓬爭奈跡還疏。
春風不見尋花伴,遙向青云泥子虛。
471
《寄友生》 唐·李咸用
交情應不變,何事久離群。
圓月思同步,寒泉憶共聞。
雪霜松色在,風雨雁行分。
每見人來說,窗前改舊文。
474
《王將軍》 唐·方干
大志無心守章句,終懷上略致殊功。
保寧帝業青萍在,投棄儒書絳帳空。
密雪曙連蔥嶺道,青松夜起柳營風。
將星依舊當文座,應念愚儒命未通。
475
《贈天臺葉尊師》 唐·方干
莫見平明離少室,須知薄暮入天臺。
常時愛縮山川去,有夜自攜星月來。
靈藥不知何代得,古松應是長年栽。
先生暗笑看棋者,半局棋邊白發催。
476
《東山瀑布》 唐·方干
遙夜看來疑月照,平明失去被云迷。
掛巖遠勢穿松島,擊石殘聲注稻畦。
素色噴成三伏雪,馀波流作萬年溪。
不緣真宰能開決,應向前山雜淤泥。
477
《贈黃處士》 唐·方干
閉戶先生無是非,竹灣松樹藕苗衣。
愁吟密雪思難盡,醉倒殘花扶不歸。
若出薜蘿迎鶴簡,應拋舴艋別漁磯。
到頭苦節終何益,空改文星作少微。
478
《送道人歸舊巖》 唐·方干
舊巖終副卻歸期,巖下有人應識師。
目睹嬰孩成老叟,手栽松柏有枯枝。
前山低校無多地,東海淺于初去時。
若把古今相比類,姓丁仙鶴亦如斯。
479
《贈乾素上人》 唐·方干
苦用貞心傳弟子,即應低眼看公卿。
水中明月無蹤跡,風里浮云可計程。
庭際孤松隨鶴立,窗間清磬學蟬鳴。
料師多劫長如此,豈算前生與后生。
480
《東歸途中作》 唐·羅隱
松橘蒼黃覆釣磯,早年生計近年違。
老知風月終堪恨,貧覺家山不易歸。
別岸客帆和雁落,晚程霜葉向人飛。
買臣嚴助精靈在,應笑無成一布衣。
哲理啟示
* 關于應松的詩詞 描寫應松的詩詞 帶有應松的詩詞 包含應松的古詩詞(150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