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應條的詩詞(439首)
361
《涇縣東宋二編修長歌》 明·劉基
浙東行人過江左,正值蕤賓之管吹輕葭。
陰氣黯黕天地閉,仰面不見扶桑鴉。
谷風哀鳴灌木應,雨腳四垂如亂麻。
崩湍涌溜汩奔會,平地碾嚙作臼洼。
362
《青羅山房歌寄宋景濂》 明·劉基
若有人兮乃在大江之南,浙河之東。
連山掎拔瀛海上,上與河鼓天津通。
憶昔四女下天來,遺鬟墮髢根龐鴻。
仙華杰出最怪異,望之如云浮太空。
363
《次韻和石末公元夜之作》 明·劉基
八表流云澄夜色,九霄華月動春城。
條風細細吹旗影,香藹微微引漏聲。
河漢虹橋應斷絕,滄溟鰲足漫崢嶸。
愁來更聽漁陽操,獨倚闌干坐到明。
364
《踏莎行 閨情》 明·唐寅
可怪春光,今年偏早,閨中冷落如何好。
因他一去不歸來,愁時只是吟芳草。
奈爾雙姑,隨行隨到,其間況味予知道。
365
《思秋香》 明·唐寅
想煞你,當初一見好至誠。
想煞你,身材苗條臉兒俊。
想煞你,花月下好句聯吟。
想煞你,叫著小名兒低聲應。
想煞你,臨別前苦叮寧。
這衷腸事兒略略訴,卻落得眼睜睜。
眼睜睜望著燈前壁上,壁上形憐影。
366
《新城寄瓦橋郭太傅》 宋·王珪
冰天行絕駕歸軺,十里清煙望界橋。
此夕離音留使節,一心上苑看晴霄。
燕云逐馬逢春斷,朔雪沾衣入塞銷。
寄語當時四并客,東風應已遍柔條。
367
《較藝將畢呈諸公》 宋·王珪
文昌宮晨柳依依,誰折長條贈我歸。
雨潤紫泥昏詔墨,風吹紅蕊上朝衣。
玉堂燕子應先入,朱閣楊花已半飛。
寒食未過春景熟,好同天陌去騑騑。
368
《奉和御製會靈觀甘露》 宋·夏竦
岳靈飛觀聳神州,上圣欽崇德日休。
嘉露霄零甘特異,貞條膏被勢何稠。
昆山實器今初貯,漢苑仙盤昔未浮。
自可紀年昭瑞應,更殊添海助洪流。
堇荼變味承馀潤,圖牒騰芳煥大猷。
愿采朝華和美玉,仰資宸算倍千秋。
369
《觀夜醮》 宋·夏竦
萬條銀燭間靈旗,一片清香匝玉墀。
羽帳星辰來不覺,仙壇冠帔立多時。
紅桃裛露風初細,白鶴迎云月漸遲。
試托東皇問蕭史,鳳簫應許借人吹。
370
《臨洺驛雨中作》 宋·強至
朔野無花春意薄,斧聲惟見桑枝落。
北人是日競條桑,手執懿筐共操作。
客亭系馬吟寒廳,細雨纏愁牢似縛。
多情北燕能傍人,如說春心繞疏箔。
371
《上知府張少卿》 宋·強至
邦君今刺史,光祿古名卿。
況是三臺后,仍兼二事榮。
才猷希世出,議論一時傾。
文燄長千丈,詩鋒銳五兵。
374
《汝州王學士射弓行》 宋·李廌
汝陽使君如孫武,文章絕人喜軍旅。
要知談笑能治兵,戲教紅妝樂營女。
白氈新袍錦臂鞲,條脫掛弓腰白羽。
彩錯旌旗照地明,傍花映柳陳部伍。
375
《初冬日懷先壟》 宋·曹勛
中原金鼓未全衰,拜掃逢時淚滿衣。
丘垅蕭條應蔓草,松楸寂歷想斜暉。
殘骸漫向天南住,鄉思空隨雁北飛。
海上傷心一卮酒,夢魂先已酹重闈。
376
《和仁仲治圃三首》 宋·胡寅
扶持嘉樹起條枚,未覺風前齒發頹。
深鑿坐邀千澗水,縱觀如步九層臺。
云間秀巘濃還淡,案上陳編闔又開。
莫似昔賢夸獨樂,與人同處首應回。
377
《贈朱推》 宋·胡寅
凈綠環城亦何有,跳錦潛銀不容取。
尚余翠蓋擁紅妝,兩兩三三早秋后。
秋官公廨臨池傍,結筠為筏開軒窗。
落日輕風泛船好,歡呼取笑徒相望。
379
《次翁士秀喜雪長詠》 宋·曾協
陰陽持權或贏縮,運氣循環更剝復。
忽驚寒凜襲重裘,元是祥霙散平陸。
登山不覺屐齒折,索酒仍催葛巾漉。
蕭條貧居馬為二,瑟縮凍坐龜藏六。
380
《喜雨呈二兄》 宋·李洪
凍雨排銀竹,垂檐一萬條。
新涼生枕簟,馀潤到枯焦。
靜聽欣傾注,應心快洗澆。
長河從此足,不用借咸潮。
* 關于應條的詩詞 描寫應條的詩詞 帶有應條的詩詞 包含應條的古詩詞(43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