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應息的詩詞(684首)
362
《二月晦游東屯拜少陵像》 宋·陳邕
飛飛鳴梟啄金屋,孔雀飲泉牛抵觸。
杜鵑喜免百巢嗔,鷦鷯強息一枝足。
燭天光焰幾許長,日眩東極升朝陽。
世人謾作詩老看,肩拍呂葛心羲皇。
363
《上丞相壽》 宋·戴栩
人統開璿歷,臺符煥紫躔。
數如環復始,天與壽無邊。
麟閣精神異,龍輿寵數專。
先朝稱舊弼,潞國最長年。
365
《送僧歸護國寺》 宋·馮元
南宗開士共推賢,語默忘機合自然。
上國經游云出岫,故山歸去鶴沖天。
艤舟卻指靈溪岸,烹茗還資瀑布泉。
宴坐草堂諸念息,只應馀習在詩篇。
366
《挽仁宗皇帝詞》 宋·金君卿
廣輪三萬里聲明,四海謳歌號太平。
恭已愛慈同漢景,息民寬厚似周成。
九郊上帝天和應,載饗明堂孝意精。
惟有升中獨謙德,只應留待嗣君行。
367
《題九仙閣》 宋·康鼎成
久學秦人避,空聞漢主求。
丹爐無鳳髓,石室有龍湫。
谷挾千峰雨,湖生六月秋。
塵蹤應自息,長嘯下溪鷗。
368
《不寐》 宋·李覯
四壁空空絕語聲,困來終是睡難成。
孤燈要與人相背,寒漏苦教天不明。
累月故園無信息,幾般閑事惱心情。
別愁若解生華發,一夕應添一萬莖。
369
《天柱雉兒行》 宋·利書記
當年江上揚風舲,淮山望極排空青。
今登天柱賞潛皖,元是吾家翡翠屏。
禪業一室因棲寄,選勝尋幽產真偽。
虛廊揩蘚讀殘碑,三百年前刊異事。
370
《燈花聯句》 宋·劉希古
青燈知有喜,花發滿堂紅。
寶餅攢金蟻,瓊釵綴玉蟲。
根非滋夜雨,蘂綻春風。
照破乾坤事,能攘日月功。
371
《月石》 宋·陸九韶
玉兔愛佳泉,飲泉化為石。
規圓立山趾,萬古終不息。
應厭舊星躔,盈稀多缺夕。
自從寄茲蹤,表表無晦蝕。
光彩雖暫埋,體素得不易。
神物豈終潛,早晚照九域。
372
《愚實報詩》 宋·繆瑜
郁攸屬者潛煽災。
蜚廉縱風相與偕。
林林生齒七萬戶,連甍接棟燒成灰。
如何老翁一區宅,間不以寸獨不{左火右矣}。
373
《次韻梁尉秦碑》 宋·莫濟
六王失國四海歸,秦皇東刻南巡碑。
法因史籀有增減,名與蒼頡爭飛馳。
自言功德可歌頌,黔首個個愚無知。
海神何故獨拒命,風濤塞路蟠蛟螭。
374
《送張無夢歸天臺山》 宋·戚綸
應悔名高藏不得,朝天翻喜放身歸。
知時多順時人話,溫俗猶披俗士衣。
有伴指期玄鶴老,無心高羨白云飛。
赤城此去全忘慮,笑我塵勞未息機。
375
《靜照堂》 宋·錢藻
去年秀水拍橋深,聞說幽堂綠可臨。
自愧塵埃逢澤上,空思瀟灑太湖陰。
經臺罷講吹紅燼,齋缽留生下翠禽。
應是禪機終息處,不須此外覓雙林。
376
《山居詩》 宋·釋延壽
言行相應宜此地,空談大隱也無端。
升沈岐路非他得,生熟根機且自看。
瞋火微煙還漸息,貪泉余潤亦消乾。
平生正直須甘取,虛紀門中莫自瞞。
378
《穎水》 宋·田況
先生賞此傲明時,綠袖清波萬古奇。
應有好名心未息,灘頭洗耳欲人知。
379
《燈花聯句》 宋·王樅
青燈知有喜,花發滿堂紅。
寶餅攢金蟻,瓊釵綴玉蟲。
根非滋夜雨,蘂綻春頂風。
照破乾坤事,能攘日月功。
380
《重過瑞金江》 宋·吳浚
水瘦灘聲健,天寒霜意新。
犬牙舟過石,魚貫路行人。
到眼心應識,回頭跡易陳。
時平刀劍息,失喜問遺民。
* 關于應息的詩詞 描寫應息的詩詞 帶有應息的詩詞 包含應息的古詩詞(68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