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應變的詩詞(704首)
521
《秋日有懷鄉國》 宋·楊億
長安久客逢搖落,不獨悲秋更憶鄉。
潘岳二毛行欲變,淵明三徑已應荒。
書裁尺素鴻難托,夢繞重湖蝶自狂。
游宦十年歸未得,塵纓卻悔濯滄浪。
524
《聽鵲寄家人》 宋·曾鞏
鵲聲喳喳寧有知,家人聽鵲占歸期。
物情固不等人事,爾意自驚思別離。
秋花粲粲正可愛,黃菊芙蓉開滿枝。
春楓千樹變顏色,遠水靜照紅霞衣。
525
《湘寇》 宋·曾鞏
衡湘有寇未誅剪,殺氣凜凜圍江潯。
北兵居南匪便習,若以大舶乘高岑。
傖人操兵快如鶻,千百其旅巢深林。
超突溪崖出又伏,勢變不易施戈鐔。
528
《陸務觀寄著色山水屏》 宋·韓元吉
我居面山俯潺湲,憑軒臥牖皆見山。
山光影入懷袖,秀色爽氣非人寰。
故人憐我新結屋,猶恐看山未能足。
丹青寫作何許圖,不礙閉門聊縱目。
532
《送高丞別》 宋·李呂
君侯七閩英,學問早有余。
年時猶未冠,鼓篋游上都。
文成筆五色,四海仰名譽。
調丞尉江邑,有實不愿圖。
534
《少稷賦十二相屬詩戲贈一篇》 宋·劉子翚
不用為鼠何數奇,飯牛南山聊自怡。
探穴取虎有奇禍,守株伺兔非全癡。
文成雕龍盈卷軸,畫蛇失杯坐添足。
走馬章臺憶舊游,歲月才驚羊胛熟。
六窗要自息獼猴,黃雞無應心日休。
白衣蒼狗變化易,世事何殊牧豬戲。
537
《信陽和同官喜雨韻》 宋·王之道
欲識農夫田作苦,久雨禱晴晴禱雨。
禱晴得雨雨得晴,此患到今傳自古。
苾芬非是蕭蘭馨,誠心一發通三靈。
文昌俗吏亦何者,乃能致雨興雷霆。
538
《巫山高》 明·劉基
巫山高哉郁崔嵬,下有江漢浮天回。
深林日月照不到,洞谷闔辟生風雷。
危峰半出赤道上,落日猿狖鳴聲哀。
虎牙赤甲斗雄壯,風氣以之而隔閡。
539
《再用前韻》 明·劉基
虞淵谽谺納歸日,金樞吐月相承出。
初離積水看若飛,稍映微云盻猶眣。
是時蓐收肇視政,莎雞振羽鳴蜩卒。
姮娥靚妝覲玉帝,砍軻中途嬰禍疾。
540
《題富好禮所畜村樂圖》 明·劉基
我昔住在南山頭,連山下帶清溪幽。
山巔出泉宜種稻,繞屋盡是良田疇。
家家種田恥商販,有足懶踏縣與州。
西風八月淋潦盡,稻穗崿比無蝗蟊。
* 關于應變的詩詞 描寫應變的詩詞 帶有應變的詩詞 包含應變的古詩詞(70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