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應不路的詩詞(1266首)

    721 《提宮宇文朝議挽辭》 宋·郭印

    憶昔我弱冠,辟廱尾群英。
    公時少二歲,籍注國子生。
    同舍氣味同,異姓而弟兄。
    厥后公筮仕,我亦獵科名。

    722 《聞女子瘧疾偶書二十四韻寄示》 宋·李覯

    昨日家人來,言汝苦寒熱。
    想由卑濕地,頗失飲食節。
    脾官驕不治,氣馬癡如絏。
    乃致四體煩,故當雙日發。

    723 《送任守赴邕管》 宋·彭龜年

    吾聞廣南東十州,諸蠻錯處如蚍蜉。
    東州之蠻富珠貝,西州有馬供群騶。
    一從隴右失芻牧,萬里山蹊來作足。
    部分驛使視行廄,路遠疲農輸食粟。

    724 《秘書山中草堂》 宋·釋文珦

    謝客開山興,深居寄草堂。
    曲闌憑野色,虛牖敞晴光。
    路轉青林合,泉流碧澗長。
    群巒分向背,平楚接微茫。

    725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有應之身,無位之人。
    隨方而見,妙觸而神。
    山林森森春在木,江湖澹澹秋生津。
    語不投機不展事,云門一路從來親。

    726 《偈頌七十八首》 宋·釋正覺

    云無心而自閑,天無際而能寬。
    道無像而普應,神無慮而常安。
    隨之也不見去跡,迎之也不見來端。
    一藏教只成贊嘆,三世佛止可傍觀。
    燭曉堂虛,織婦轉機梭路細。
    水明夜靜,漁老擁蓑船月寒。

    727 《與蒙城知縣陳著作同賦吐綬鳥》 宋·蘇頌

    羽毛之美其類眾,雉曰吐綬世尤重。
    靈姿異稟來何方,有客攜持自咸雍。
    朱籠馴習繡墩調,珍貴不與常禽共。
    庭前愛玩不能已,欲買未有千金俸。

    728 《效范景仁侍郎次韻和君實端明長句奉呈龍舒楊》 宋·蘇頌

    公居幽絕誰能紀,欲到應須勞屐齒。
    從官出入路縈紆,況今又去藩龍舒。
    人在天南居在北,鄉心千里云山碧。
    山庭不用勒移文,時樂中和歸未得。

    729 《送富朝奉還闕》 宋·楊時

    君不見慶歷承平道如砥,馳車八荒同一軌。
    虜人鴟張怒螳臂,百萬云屯若封豕。
    又不見朔方橫流漲天起,腐麥蛾飛木生耳。
    扶攜道路雜老幼,操瓢溝中半為鬼。

    730 《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韻》 宋·袁說友

    巫山磊塊山林姿,一邱一壑貪成癡。
    寸峰拳石瞥眼過,張皇攫覓惟憂遲。
    東南佳山多秀麗,就中所欠雄與奇。
    飽聞巫山冠巴峽,奇峰十二相參差。

    731 《橫吹曲辭·長安道》 唐·薛能

    汲汲復營營,東西連兩京。
    關繻古若在,山岳累應成。
    各自有身事,不相知姓名。
    交馳喧眾類,分散入重城。
    此路去無盡,萬方人始生。
    空馀片言苦,來往覓劉楨。

    732 《橫吹曲辭·驄馬曲》 唐·紀唐夫

    連錢出塞蹋沙蓬,豈比當時御史驄。
    逐北自諳深磧路,連嘶誰念靜邊功。
    登山每與青云合,弄影應知碧草同。
    今日虜平將換妾,不如羅袖舞春風。

    733 《詠妓(一作王勣詩)》 唐·王績

    妖姬飾靚妝,窈窕出蘭房。
    日照當軒影,風吹滿路香。
    早時歌扇薄,今日舞衫長。
    不應令曲誤,持此試周郎。

    734 《和輔先入昊天觀星瞻》 唐·楊炯

    遁甲爰皇里,星占太乙宮。
    天門開奕奕,佳氣郁蔥蔥。
    碧落三乾外,黃圖四海中。
    邑居環若水,城闕抵新豐。

    735 《和輔先入昊天觀星瞻》 唐·楊炯

    遁甲爰皇里,星占太乙宮。
    天門開奕奕,佳氣郁蔥蔥。
    碧落三乾外,黃圖四海中。
    邑居環若水,城闕抵新豐。

    736 《早發韶州》 唐·宋之問

    炎徼行應盡,回瞻鄉路遙。
    珠厓天外郡,銅柱海南標。
    日夜清明少,春冬霧雨饒。
    身經大火熱,顏入瘴江消。

    737 《扈從鳳泉和崔黃門喜恩旨解嚴罷圍之作》 唐·蘇颋

    輦路岐山曲,儲胥渭水湄。
    教成提將鼓,禮備植虞旗。
    不取從畋樂,先流去殺慈。
    舜韶同舞日,湯祝盡飛時。
    物應陽和施,人知雨露私。
    何如穆天子,七萃幾勞師。

    738 《慈恩寺二月半寓言》 唐·蘇颋

    二月韶春半,三空霽景初。
    獻來應有受,滅盡竟無馀。
    化跡傳官寺,歸誠謁梵居。
    殿堂花覆席,觀閣柳垂疏。

    739 《南中送北使二首》 唐·張說

    傳聞合蒲葉,曾向洛陽飛。
    何日南風至,還隨北使歸。
    紅顏渡嶺歇,白首對秋衰。
    高歌何由見,層堂不可違。

    740 《汴堤柳(一本作題河邊枯柳)》 唐·王泠然

    隋家天子憶揚州,厭坐深宮傍海游。
    穿地鑿山開御路,鳴笳疊鼓泛清流。
    流從鞏北分河口,直到淮南種官柳。

    * 關于應不路的詩詞 描寫應不路的詩詞 帶有應不路的詩詞 包含應不路的古詩詞(126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