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廬的詩詞(953首)

    721 《和曹光道詠直屏中六鶴》 宋·梅堯臣

    漢家為瑞雙黃鵠,只道飛翻太液池。
    不似云屏六畫鶴,帝宮深處有人知。

    722 《送崔黃臣殿丞之任山》 宋·梅堯臣

    驊駒西行四千里,直度經橋百尋水。
    石上菖蒲未見花,蒙頂茶牙初似觜。
    采時應憶故園春,故園開焙亦思人。
    其間杜鵑不中聽,掩耳聊看錦雉馴。
    青崖鞭垂瘦蛇尾,仙人掐節隨鱗起。
    斫取他年跨馬歸,劍棧秦山多折箠。

    723 山》 明·高啟

    騎馬幽幽度嶺遲,老僧不識使君誰。
    門開紅葉林中寺,泉浸青山石上池。
    殘果已收猿食少,枯松欲折鶴巢危。
    壁間不用題名字,無數蒼苔沒舊碑。

    724 《和州通判李學士見寄》 宋·王禹偁

    北門西掖久妨賢,出入丹墀近八年。
    且把一麾淮水上,敢思三接浴堂前。
    將何政術稱循吏,豈有文章號謫仙。
    除卻清貧入詩詠,山城坐客冷無氈。

    725 《答陵彭士先》 宋·劉克莊

    昔牧昌黎州,嘗負君詩債。
    今使番君國,又辱君訪逮。
    稍訝顏發非,因感歲月邁。
    君氣不惰歸,君詩有光怪。

    726 《送實之倅陵二首》 宋·劉克莊

    芻言當日偶然同,白首家山各固窮。
    海內僅存一畏友,人間遂有兩愚公。
    似聞黃閣登迂叟,且向青原訪醉翁。
    此士未慶無著處,棲棲十載六治中。

    727 《送實之倅陵二首》 宋·劉克莊

    君去江邊春色濃,郡花照席萬枝紅。
    守分風月元非贅,吏白文書但托聾。
    黃本何堪處秦觀,白麻近已拜申公。
    早歸了卻蘭臺史,莫久吟詩快閣中。

    728 《送徐鼎夫用陵通守博士戴文韻》 宋·劉克莊

    一春風雨郡齋寒,荒了麻姑老子壇。
    吏抱文書排闥至,客攜詩卷退衙看。
    愁來鏡里絲難梁,老去胸中錦已殘。
    若棹扁舟見安道,為言歲晚習申韓。

    729 《送人赴陵尉》 宋·劉克莊

    聞說江西路,而今不宿師。
    省民來著業,少府去吟詩。
    夜月營門鼓,春風射圃旗。
    雖然溪峒事,閑暇要先知。

    730 《題陵羅生詩卷》 宋·劉克莊

    門巷蕭然人跡少,華裾客子袖文過。
    織千機錦非常巧,熏一銖香已覺多。
    持贈白云情厚矣,暗投明月愧如何。
    桃花水暖鱸堪鱠,恨不相攜買短蓑。

    731 《雜詠一百首·江小吏妻》 宋·劉克莊

    尊嫜有嚴命,妾不獲從夫。
    去去猶回首,諄諄別小姑。

    732 《桐舟中即事》 宋·劉克莊

    車前彎帽同聲散,關外華簪一揖休。
    惟有漸江潮好事,肯隨逐客到嚴州。

    733 《送善相僧超然歸山》 宋·陳與義

    九疊峰前遠法師,長安塵染坐禪衣。
    十年依舊雙瞳碧,萬里今持一笑歸。
    鼠目向來吾自了,龜腸從與世相違。
    酒酣更欲煩公說,黃葉漫山錫杖飛。

    734 《次張欽夫經略韻送胡長彥司戶還陵》 宋·周必大

    解印陶元亮,居鄉馬少游。
    久憐高士少,今喜故人優。
    客至無何飲,身閑有底愁。
    自然仁者壽,誰羨道家流。

    735 《送劉子和教授赴贛州兼簡府主洪景二首》 宋·周必大

    伊昔青衿地,于今絳帳師。
    家聲傳叔贛,宦學類先之。
    久已鸮音革,居然鳣服宜。
    誰開丞相閣,此士獨非奇。

    736 《送劉子和教授赴贛州兼簡府主洪景二首》 宋·周必大

    藉甚書詩帥,中和正爾歌。
    人留河內寇,帝念禁中頗。
    余事裒丁志,多聞重乙科。
    固無官長罵,解使客氈多。

    737 《劉訥畫陵三老圖求詩》 宋·周必大

    同辭宦路返鄉閭,兩驌驦中間以駑。
    前后顧瞻羞倚玉,支干引從偶連珠。
    三人不用邀明月,九老何妨續畫圖。
    從漢二疏唐尹后,相新相近此應無。

    738 《游山佛手巖雪霽望南山》 宋·周必大

    十日頑陰不見山,山中一夜雪封庵。
    伊予的有尋山分,日照北窗云在南。

    739 山五猗》 宋·洪咨夔

    猗若人兮葛布,渡柴桑兮水泠泠。
    稚子髧兩髦兮從而后。
    東家有酒兮,綠參天其蔭柳。
    山風涼兮月瞑,枕白石兮未醒。
    漭無極兮天游,不知乾之為馬兮坤之為牛。

    740 山五猗》 宋·洪咨夔

    猗若人兮錦袍,屏九疊兮紫云高。
    騎云氣兮超遙,汗漫下上兮昌羊以遨。
    左手兮提北斗之杓,右手兮挈東海之鰲。
    摩兩耳兮酣熱,眇八荒兮秋毫。

    * 關于廬的詩詞 描寫廬的詩詞 帶有廬的詩詞 包含廬的古詩詞(95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