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廬的詩詞(953首)

    601 《薛氏瓜》 宋·趙師秀

    不作封侯念,悠然遠世紛。
    惟應種瓜事,猶被讀書分。
    野水多于地,春山半是云。
    吾生嫌已老,學圃未如君。

    602 《寄陵劉國博會孟先輩》 宋·連文鳳

    吁嗟天地何夢中,魈{魎外換其}日夜噓寒風。
    萬物元氣銷鑠盡,文章千古無時窮。
    先生驅文挾風雨,筆勢不傍心自語。
    頖池水暖芹正香,物換星移時不魯。

    603 《送九水還山》 清·邢昉

    江舟彌不易,此日見朝霜。
    書寄他僧去,路因寒月長。
    彭蠡一衲遠,云霧六朝荒。
    數雁煙邊沒,離心愈渺茫。

    604 山石門隱居》 明·憨山

    萬仞香爐峰,一派九江水。
    水上出青蓮,人在蓮花里。

    605 《游匡曉行太陽山白鶴峰道中,次李少荃韻》 清·彭玉麟

    月破松梢曉,詩吟馬上秋。
    涼風侵帽角。
    曙色淡鞭頭。
    樹影連村合,泉聲咽石流。

    606 《謝易實甫再惠山三峽泉》 清·張之洞

    江城炎燥無風,忽有甘泉藥病翁。
    篇酌一家俱滿腹,勞人堪傲贊皇公。

    607 山》 清·梁鼎芬

    我生久行役,入山苦不早。
    身帶靈寶符,雞犬自牽抱。
    清風散陰氣,晶出安能褥。
    五老如故人,依稀夢中道。

    608 山紀游》 現代·陳叔通

    一年兩度游山客,三日連宵上水船。
    已過小姑才四里,浮青隱約接遙天。

    609 山紀游》 現代·陳叔通

    主賢忘卻客中居,一月句留意有余。
    入口肥鮮堪記憶,兒時曾食武昌魚。

    610 山紀游》 現代·陳叔通

    噓云成海海翻綿,眼底歸程欲不前。
    回首已迷來處路,此身知又墮風煙。

    611 《聞山輿夫嘆息聲》 現代·于右任

    上山不易下山難,勞苦輿夫莫怨天。
    為問人間最廉者,一升汗值幾文錢。

    612 《題山植物園》 現代·錢俊瑞

    含鄱亭下郁蔥蔥,云片萬枝伴金松。
    鍥刻經營苦巧手,緬懷創業仰胡公。
    水杉銀杉堪繼武,陽春永在萬卉榮。
    瑤花琪草爭芳妍,東風必定壓西風。

    613 《為山白鹿書院題詩》 現代·姚雪垠

    曾是先賢講學地,依然萬木蔽深幽。
    山根道路隨流轉,嶺上煙云共翠浮。
    白鹿身存仍有恨,紅羊劫盡應無愁。
    盤桓興發催歸去,留待京華續夢游。

    614 山吟》 當代·李銳

    借得名山避世嘩,群賢畢至學仙家。
    出門總是逐風景,無日能忘餐晚霞。
    漫步隨吟今古句,高談且飲云霧茶。
    林中夜夜聞絲竹,彌撒堂尖北斗斜。

    615 山云霧》 未知·劉國藏

    湖繞江環云霧封,山魂水魄有無中。
    紗帷春擁柔柔夢,羅帶秋裊裊風。
    陶令鋤歸煙籠月,謫仙筆縱氣吞虹。
    沉浮幾許鯤鵬志,凈化凡塵見碧空。

    616 《田暮歸作》 明·李濂

    朝游南郭墅,薄暮小車歸。
    始識閑居樂,無言夙志違。
    入村逢酒熟,近圃惜花飛。
    不盡酣歌興,孤城下夕暉。

    617 《桐暑夜》 宋·馮坦

    中流有行舟,似亦得清致。
    只恐乘舟人,未識月中意。

    618 《題陵義士傳》 宋·郭彥章

    淮海風回吹血腥,青原不改舊時青。
    中朝將帥論功賞,不及江南一白丁。

    619 《題山上化成寺》 宋·李含章

    樓臺高聳入中天,壓破寒山數畝煙。
    永日松欄幽鳥語,半空巖石老僧禪。
    窗臨樛木排深澗,簷拂長蘿下翠顛。
    野客每來何所得,一聲秋磬似相便。

    620 墓有感》 宋·李景文

    流水繞門去,愁云壓徑斜。
    無人燒柏子,有客問梅花。
    橘熟猿窺樹,池空鳥啄沙。
    自傷寒谷日,不及照昏鴉。

    * 關于廬的詩詞 描寫廬的詩詞 帶有廬的詩詞 包含廬的古詩詞(95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