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廬落的詩詞(703首)

    681 《十六渡》 宋·錢時

    頗聞十六渡,客子良間關。
    一雨落澗谷,湍氣怒潺潺。
    我來屬秋晚,霜葉初斕斑。
    窈窕行竹輿,鳴禽相與閑。

    682 《偈頌一百四十一首》 宋·釋師范

    夜暗晝明,天平地平。
    三日一雨,五日一晴。
    達磨大師不安本分,被人打落當門板齒,廬山歸宗和尚無端拭壞一雙眼睛。

    683 《閒居多暇追敘舊游成一百十韻》 宋·釋文珦

    予生駑且鈍,良御謾加鞭。
    蹇步常居后,長途靡克前。
    於焉辭里塾,竟爾向林泉。
    魯誥方擩嚌,真乘又賾研。

    684 《題履道兄古松圖》 宋·釋文珦

    屏間何人畫四松,高標半在煙云中。
    人來盡作真松看,槎枒古怪勢不同。
    一株連蜷如老龍,曾見於康廬窈窱之深峰。
    兩株橫斜蒼黛色,曾見於雁蕩高寒之絕壁。

    685 《送石居上人歸別業》 宋·釋行海

    不忍送君楊柳津,隔江相憶始相親。
    未能款曲論心事,翻似尋常識面人。
    一枕落花終夜雨,十擴芳草故鄉春。
    栽松若有青山剩,借結茅廬作近鄰。

    686 《四月初一日積雨新霽偶成》 宋·舒岳祥

    渺然清興憶江湖,縛住此心安破廬。
    新綠池塘魚散子,落紅園徑鳥將雛。
    青梅成后少佳果。
    苦荬出來無好蔬。
    老疾已艱登陟具,誰能為作臥游圖。

    687 《奉和秘監洪丈迎諫議徐公建除之什并次元韻》 宋·蘇籀

    建極翊皇輿,蓬廬懷致主。
    除書肆時夏,提綱眾目舉。
    滿朝想風采,愛及巾墊雨。
    平平戒自守,落落進攻取。

    688 《四明山記游八十韻》 宋·孫應時

    平生抱遐尚,撫劍遠行游。
    跡謝聲利牽,心與巖壑謀。
    東征泛滄海,南驚逾丹丘。
    西登峨峨嘯,北望關隴愁。

    689 《陪戎州范守閻倅飲涪翁紀事》 宋·孫應時

    元佑人何負,黃郎昔此居。
    江山愁思里,風景醉吟馀。
    問俗夸遺事,開荒想舊廬。
    巖姿自奇怪,欲響故清虛。

    690 《和制帥效謝康樂體》 宋·孫應時

    讀書在雪屋,長嘯亦蝸廬。
    茲晨從遠役,不柰為饑驅。
    夕棹悄煙月,朝帆暖菰蒲。
    情欣秋風至,體愜袢暑徂。

    691 《聞劉行簡給事休致作詩寄之》 宋·王洋

    郡下一卷書,云自郵簽來。
    剝啄驚書眠,柴門手自開。
    上有驪珠光,照耀分塵埃。
    讀之未盡行,喜焰生寒灰。

    692 《路居士山水歌》 宋·王洋

    人年八十百慮昏,丈人耳目方聰明。
    他人到此筋力疲,丈人勝如年少時。
    老中強健閑中忙,經卷丹爐肘后方。
    金書千軸造理窟,赤城七篇談坐忘。

    693 《梁父吟》 宋·于石

    建安天下如潰瓜,一榻之外非吾家。
    黃屋飄飖定何許,龍為魚兮鼠為虎。
    老瞞持力敢欺天,朵頤漢鼎方垂涎。
    紫髯將軍一攘臂,控荊引越三千里。

    694 《春盡偶書》 宋·喻良能

    溪流如帶碧縈紆,滿地閒花雜野蔬。
    濃淡柘陰三月暮,淺深山色晚晴初。
    頗驚井落家徒壁,卻喜盤餐食有魚。
    蜀魄健啼春又老,揮鞭吾亦憶吾廬。

    695 《次韻王待制讀東坡詩兼述韓歐之美一首》 宋·喻良能

    文章端與時高下,列國有風周有雅。
    建安氣質混不傷,齊梁紛紛堪斗量。
    先唐詩人子韓子,落筆洗空千古士。
    篇章杼軸自己出,正派猶能傳六一。

    696 《用陳和你太博韻題江州高遠亭四首》 宋·袁說友

    久說匡廬喜暫經,遐觀但覺眼青青。
    倚欄萬事雙頹鬢,撫掌千年一古亭。
    珠玉名章方競賦,江山喜色已先形。
    我來落筆真如且,撩得詩狂不為醒。

    697 《寄題仰止亭》 宋·曾豐

    廬陵江滸路窮處,舟子不容仙子渡。
    豈意一篙落手來,而資雙足凌波去。
    睥睨大海如江然,杯渡佛輕篙渡仙。
    休負知津惟我是,且從登岸看誰先。

    698 《書嚴子陵釣臺》 宋·曾豐

    周家刑不上大夫,法固不足禮有余。
    有才畢愿進朝路,非老誰忍回田廬。
    秦坑學士置勿道,漢嫚大臣視如奴。
    逸民不出朝士去,前有兩生后二疏。

    699 《應童子科歐陽文成覓詩漫以塞責》 宋·曾豐

    廬陵童子謂姓李,臨川童子謂姓王。
    二子讀書選德殿,氣吐虹蜺口翻漿。
    六經諸子成串落,天子喜之移御床。
    奏對首肯去目送,青衫黃牒恩異常。

    700 《憲使范右司具饌屬屬官為主人又屬衡陽張宰助》 宋·曾豐

    湘水前縈帶,蒸江后引裾。
    中容齊塔阜,上建讀書廬。
    氣象河汾上,規模景佑余。
    帝王無異學,孔孟有遺書。

    * 關于廬落的詩詞 描寫廬落的詩詞 帶有廬落的詩詞 包含廬落的古詩詞(70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