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廬山精的詩詞(167首)

    41 《同陳宰黃簿游靈山八首宰云吾輩可謂忙里偷閑》 宋·陳造

    精廬兩牛鳴,欲往輒復止。
    山靈應笑人,矻矻簿書里。
    清辰陪詩翁,俗態方一洗。
    但恐煩移文,松檜負余恥。

    42 《雨從箕山來》 唐·宋之問

    雨從箕山來,倏與飄風度。
    晴明西峰日,綠縟南溪樹。
    此時客精廬,幸蒙真僧顧。
    深入清凈理,妙斷往來趣。
    意得兩契如,言盡共忘喻。
    觀花寂不動,聞鳥懸可悟。
    向夕聞天香,淹留不能去。

    43 《終南山雙峰草堂作》 唐·岑參

    斂跡歸山田,息心謝時輩。
    晝還草堂臥,但與雙峰對。
    興來恣佳游,事愜符勝概。
    著書高窗下,日夕見城內。

    44 《息舟荊溪,入陽羨南山,游善權寺,呈李功曹巨》 唐·羊士諤

    結纜蘭香渚,柴車上連岡。
    晏溫值初霽,去繞山河長。
    獻歲冰雪盡,細泉生路傍。
    行披煙杉入,激澗橫石梁。

    45 《憶平泉山居,贈沈吏部一首(中書作)》 唐·李德裕

    昔聞羊叔子,茅屋在東渠。
    豈不念歸路,徘徊畏簡書。
    乃知軒冕客,自與田園疏。
    歿世有遺恨,精誠何所如。

    46 《和尚書詠泉山瀑布十二韻》 唐·徐夤

    名齊火浣溢山椒,誰把驚虹掛一條。
    天外倚來秋水刃,海心飛上白龍綃。
    民田鑿斷云根引,僧圃穿通竹影澆。

    47 《游黃山留題》 唐·王揆

    地靈山秀景清虛,健羨游人興有余。
    黃葉盡時分疊嶂,白云深處見精廬。
    去同靈運低前屐,同與浮丘攬右裾。
    自嘆塵勞羈鞅甚,林泉高趣苦相疏。

    48 《包山寺》 宋·范成大

    仙塢遜半坐,精廬遷古幢。
    槁衲昔開山,至今坐道場。
    熾然說慈忍,禪海薰戒香。
    稚竹暗寒碧,飛松盤老蒼。
    船鼓入宴坐,紅塵隔滄浪。
    藤杖嬾歸去,共倚蒲團床。

    49 《三月十五日宿魏云夫山莊》 宋·司馬光

    先生嫌俗賓,猶與故鄉親。
    不惜煙霞地,暫容韁鎖身。
    林廬深有徑,雞犬四無鄰。
    蔌蔌闇花墮,蒼蒼古柏春。

    50 《至玉山謁尚書兄以九日復告別途中寄之》 宋·李彌遜

    小隱精廬占一丘,趁行羈雁遠相求。
    豺狼當道誰青眼,兄弟它方俱白頭。
    問舍終同茅屋老,搘車聊共菊花秋。
    碧云落日又分手,路細山長人更愁。

    51 《魏華甫鶴山書院》 宋·葉適

    蒼崖有頂我為廬,日君月妃崖十趨。
    梳風洗雨耳目醒,玉帝詔許瞻宸居。
    周公仲尼在左右,勘點六籍開凡愚。
    曾經秦禍多散闕,鄭箋毛傳悲紛如。

    52 《初夏登北山》 宋·衛宗武

    屢月不見山,胸次若逼窄。
    舉棹遠相望,已漬雙眸碧。
    即之清入神,喜復遂郎覿。
    非但塵思浣,頓覺余疴失。

    53 《登丁家山康氏別墅訪主人不遇》 近代·陳三立

    移舸依山根,履級凌緲縹。
    湖陰匿奧區,懸徑羊腸繞。
    下上勤穿筑,精廬寄霞表。
    辟圃設亭臺,卉石皆可寶。

    54 《焦溪茶》 宋·劉黻

    上猶石硙天下無,霏霏吐出焦溪腴。
    龜泉二湛康廬如,瓦鼎才跳魚眼珠。
    顧我常苦收腸枯,一汲河潤九里余。
    山精木怪不作魔,澆過秦論風生裾。

    55 《蜀阜精廬無風自涼方欣然出戶見生雞將雛砌外》 宋·錢時

    檐葡凈如洗,蒼筤清且深。
    依巖自幽潤,況無日影侵。
    亭午一升階,忽若投凌陰。
    涼氣颯以入,肅肅生衣襟。

    56 《精廬枕上》 宋·錢時

    山隱夜來山月好,幽香滿地開花草。
    竹梢墮露鳴屋瓴,谷鳥一聲報清曉。

    57 《寄山中僧》 宋·宋無

    名山舊隱嚴鶿秀,精舍蕭間殿閣虛。
    像禮旋檀千古佛,經翻自葉五天書。
    灶依草座跏趺后,禽下花臺施食馀。
    空翠濕衣橫概粟,紺泉澄缽涌芙蕖。

    58 《山庵秋夕》 宋·孫應時

    山晚下樵牧,秋聲生夜長。
    精廬脫塵想。
    倦枕愜新涼。
    萬里一筇在,百年雙鬢蒼。
    定知間有味,不必醉為鄉。

    59 《春月觀省屬城,始憩東西林精舍》 唐·韋應物

    因時省風俗,布惠迨高年。
    建隼出潯陽,整駕游山川。
    白云斂晴壑,群峰列遙天。
    嶔崎石門狀,杳靄香爐煙。

    60 《重游圭峰宗密禪師精廬(一作哭盧處士)》 唐·溫庭筠

    百尺青崖三尺墳,微言已絕杳難聞。
    戴颙今日稱居士,支遁他年識領軍。
    暫對杉松如結社,偶同麋鹿自成群。
    故山弟子空回首,蔥嶺唯應見宋云。

    * 關于廬山精的詩詞 描寫廬山精的詩詞 帶有廬山精的詩詞 包含廬山精的古詩詞(16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