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床頭人的詩詞(541首)
221
《攜茶過智海》 宋·吳則禮
床頭白羽已相親,茗碗才嘗正焙新。
透出老禪三昧眼,鍋醒逋客二毛身。
坐聞考赴堂鼓,起覓垂垂洗缽人。
稍有黃鸝來舉似,似憐老子獨知真。
222
《再次韻謝惠詩》 宋·陳造
小家茨竹即為堂,暇訪深林索豫章。
平日床頭但周易,看人筆落便靈光。
庳隆賦質嗟多樣,良楛論材要當行。
莫向黔婁問奇貨,長沙舞袖可能長。
223
《次韻高賓王見投四首》 宋·陳造
知君斲句為祛愁,得句須防有暗投。
我病床頭但周易,人誰皮里著陽秋。
騎驢久袖推門手,載酒慵移捉月舟。
只命君詩作三益,伴翁聽雨臥徐樓。
224
《知吳致政韻》 宋·吳芾
晚學知誰繼后塵,鄉閭舊仰老成人。
門無車馬何妨靜,室有詩書不厭分。
鬧里抽身甘寂寞,閒中覓中鬭清新。
杖藜莫惜頻過我,共醉床頭滿榼春。
225
《家園即事》 宋·鄭清之
樂天故不憂,作德心逸休。
雞蟲笑杜甫,蝴蝶夢莊周。
苛政猛於虎,蹊田奪之牛。
書傳亂人意,周易在床頭。
227
《題謝耕道一犁春雨圖》 宋·魏了翁
床頭夜雨滴到明,村南村北春水生。
老婦攜兒出門去,老翁赤腳呵牛耕。
一雙不借掛木杪,半破夫須沖曉行。
耕罷洗泥枕犢鼻,臥看人間蠻觸爭。
228
《寄靜庵》 宋·劉學箕
天寒日短道路長,白云飛去知吾鄉。
大江之東渭之北,念吾故人何可忘。
別來楊柳春依依,只今開到梅花香。
扁舟漫浪歸未得,京塵海裹安行藏。
229
《自和》 宋·李曾伯
才聽鳴蜩葉底聲,倏聞振羽草根吟。
物情感我千線鬢,時事縈人一片心。
讀易床頭新課業,回文機上舊光陰。
客懷休用嗟疇昔,更老那知得似今。
230
《過李季子丈》 宋·方岳
易在床頭注未成,晦庵往矣與誰評。
深衣靜對山逾好,語錄重抄眼尚明。
春晚有詩供杖屨,日長無事樂鋤耕。
家風終與常人別,只聽芭蕉滴雨聲。
231
《辟戴帥初食長菜》 宋·陳著
漂泊無家杜少陵,兵閒奔走如蓬萍。
碧澗香芹因可嗜,膾鯉豈厭銀絲精。
百謫九死蘇玉局,到處為鄉心自足。
有時珍嘗百糝羹,何嘗不食黃雞粥。
232
《寄懶庵》 宋·胡仲弓
天寒日短道路長,白云飛處知吾鄉。
大江之東渭之北,念我故人何可忘。
別來楊柳春依依,只今開玻梅花香。
扁舟漫浪歸未得,京塵海時百行藏。
233
《別朝祐》 宋·趙文
又與我友別,獨與我子俱。
念彼歸舟疾,眠食今何如。
愁懷不可遣,賴有床頭書。
曲江江上人,搖舟來賣魚。
亦有妻與子,一飽便有馀。
我生不如子,我憂化其須。
234
《寶劍化》 宋·黎廷瑞
我有二奇物,太阿與龍泉。
床頭雷吼匣,屋角虹貫天。
刺虎如切瓠,斬蛟猶截弦。
神光未獲試,所遇乃不然。
235
《和韓毅伯韻三首》 宋·王炎
鵲寄先聲到敝廬,故人回首意何如。
我方無事能高枕,子亦徐行可當車。
小甕床頭新注酒,青燈窗下靜觀書。
虀鹽冷淡商今古,恐勝朱門食有魚。
236
《鷓鴣引 壽李靖伯母》 元·王惲
香靜堂萱燕處溫。
一家柔*被鄉鄰。
三牲奉養真純孝,八十康寧是福人。
*菊晚,嶺梅春。
豐容林下舊精神。
婺光不動云衢爛,供佛床頭景氣
237
《訪友人溪居》 宋·趙汝鐩
數間屋子壓溪光,百十喬松列翠行。
鶴為聽琴朱頂側,鴨皆睡日綠頭藏。
后園遣仆鋤冬筍,隔岸尋僧度野航。
天色黃昏歸已晚,苦留夜話對胡床。
238
《六月雨十一首》 宋·許月卿
雨余目極乾坤月,雪外天連{左禾右罷}稏秋。
舜殿風薰殊未玉,堯天雨施自君疇。
層波渝我蒹葭渚,列宿嗤人杜若洲。
珍重菊莊來顧我,床頭為子出春篘。
239
《糝徑楊花》 明·李東陽
漠漠楊花帶遠天,舞如輕雪糝如氈。
行當僻處隨人到,風向多時著意偏。
地濕似沾前夜雨,日斜猶揚隔溪煙。
春光到此真須惜,莫愛床頭沽酒錢。
240
《學詩吟十首》 宋·方回
承天寺一碑,宜州萬里走。
后山與簡齋,各年四十九。
李杜俱有厄,郊島終不偶。
今人好作詩,曾不鑒茲否。
* 關于床頭人的詩詞 描寫床頭人的詩詞 帶有床頭人的詩詞 包含床頭人的古詩詞(54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