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幽陰的詩詞(1764首)

    861 《云峰寺》 宋·樂黃庭

    巍峨山半寺,幽景獨牽吟。
    云鎖定僧室,鹿眠庭檜陰。
    石峰岑隱隱,金殿氣森森。

    862 《鼎建金釜仙山靈泉古觀碑》 宋·李燾

    臣堙獨步轉淦浪,□□□□□□陽。
    風生□□□□□,紫氣繽紛賽錦堂。
    欲頻了了載詩酒,總為超□□□陰。
    幽勝若天香境萬,□舍興樂招掌愛。

    863 《霧》 宋·李覯

    光明人所好,幽暗此何為。
    樹在豀無影,禽來鶻未知。
    愛花留潤與,避日卷陰移。
    底事偏相惱,天涯欲望時。

    864 《書用師庵》 宋·李昭述

    架泉龕石搆幽棲,竹樹陰森鎖翠微。
    珍重支郎得高趣,一庵一榻自忘機。

    865 《竹齋題事》 宋·李埴

    低齋結空野,小竹移孤林。
    齋閑竹凈好,日媚幽人心。
    南方夏厭暑,獨此留殘陰。
    戛雨挫促夢,穿風搜涼襟。

    866 《越中五詠·野無讌集》 宋·林概

    碧樹陰濃曲沼濱,賞心何處樂游頻。
    東吳景物蘭亭晚,西洛煙光梓澤春。
    香散落梅忘怨笛,綠鋪幽草妒芳茵。
    風云流散苦無定,且學陽池倒載身。

    867 《資圣寺》 宋·林夔孫

    華峰跨蒼穹,下有云一壑。
    翚飛二百秋,蜂巢幾千落。
    靈泉際空留,宿霧臨除薄。
    山呈萬古姿,竹隕六月籜。

    868 《此山林僉藥房陳戶偕張牧隱暮春晦日載酒相過》 宋·林尚仁

    春詩敲未穩,一醉傍琴眠。
    吟客相過日,飛花欲盡天。
    竹陰池水暗,樹色島云連。
    幽鳥可人意,數聲清似弦。

    869 《后洞山口晚賦》 宋·林用中

    西嶺更西路,云嵐最窈深。
    水流千澗底,樹合四時陰。
    更得尋幽侶,何妨擁鼻吟。
    笑看云出岫,誰似此無心。

    870 《嘉禾興圣院》 宋·劉植

    禪關自幽闃,竹亦號真如。
    況是龍潛地,曾經鳳食馀。
    土深抱節密,林凈著行疏。
    誰謂乾淳達,清陰只似初。

    871 《題瑞巖扣冰古佛》 宋·劉子羽

    古木千章覆地陰,微風披拂遞幽吟。
    化身大士久圓寂,歸命群黎無古今。
    能使兵戈長偃息,要知原力本宏深。
    中原赤子方魚肉,原廣當年濟物心。

    872 《躍馬泉》 宋·陸九韶

    靈泉蓄幽憤,躍石作良馬。
    奔騰曳練駛,追風非汎駕。
    行健石有跡,氣驕珠汗灑。
    何當奮厥志,萬騎陰山下。

    873 《和翠蛟》 宋·羅相

    深淵蟠屈久潛幽,化作狂瀾石澗浮。
    亭宇翚飛閑日月,風云蹭蹬老春秋。
    天機盡放源難測,地軸陰收跡莫搜。
    多謝坡仙特拈出,當年得得動宸游。

    874 《此君亭歌》 宋·毛漸

    玉堂視草儒林翁,暫憑熊軾來江東。
    政成暇日開宴席,選勝共詣金仙宮。
    幽亭虛敞竹森聳,低徊映日清陰重。
    靜坐愛此君,乃知雅尚人情同。

    875 《大滌洞留題》 宋·裴良杰

    杖屨乘閑歷眾山,俄驚凡跡到仙壇。
    清潨潄玉一川媚,瑞氣浮空兩洞寒。
    風入喬松琴弄操,煙籠遠岫灶燒丹。
    我今聊此凝雙眼,徒覺壺中世界寬。

    876 《次游玉虛洞韻》 宋·錢億年

    茂松修竹晝陰陰,澗水幽流一徑深。
    未必山中無外事,須知靜躁總因心。

    877 《靜照堂》 宋·錢藻

    去年秀水拍橋深,聞說幽堂綠可臨。
    自愧塵埃逢澤上,空思瀟灑太湖陰。
    經臺罷講吹紅燼,齋缽留生下翠禽。
    應是禪機終息處,不須此外覓雙林。

    878 《和范公同章推官登承天寺竹閣》 宋·阮逸

    竹石寒相倚,云窗曉共開。
    閑身方外去,幽意靜中來。
    墜響風隨籜,移陰日上苔。
    遲留秋更夜,待月露盈杯。

    879 《贈山庵高士》 宋·邵棠

    山帶寒流無俗聲,通樵一徑鎖清陰。
    幽人飽臥西風里,并午醒來黃葉深。

    880 《毘藍巖》 宋·盛奇

    別開洞壑翠微齊,蘿薜云深路轉迷。
    一榻繁陰炎掃午,六秋巖畔足幽棲。

    * 關于幽陰的詩詞 描寫幽陰的詩詞 帶有幽陰的詩詞 包含幽陰的古詩詞(176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