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幽跡的詩詞(818首)

    41 《病起幽園檢校》 宋·周弼

    病起無情緒,池邊日幾回。
    蟲聲低覆草,螺殼細生苔。
    暑退蘆將變,秋殘蓼續開。
    久消環繞跡,全若未嘗來。

    42 《矮齋雜詠二十首·幽居》 宋·華岳

    獨自清閒獨自忙,杳無人跡到蕭墻。
    眠時不用呼童仆,自有清風為拂床。

    43 《幽居》 宋·釋智圓

    塵跡不能到,衡門蘚色侵。
    古杉秋韻冷,幽徑月華深。
    窗靜猿窺硯,軒閑鶴聽琴。
    東鄰有真隱,荷策夜相尋。

    44 《用幽字韻呈汪守謝倅》 宋·陳傅良

    旌騎收人跡,簪紳雜道流。
    引杯忘日永,得句與山幽。
    行在今當路,中興此望州。
    為將登覽目,著處訪邊籌。

    45 《同諸友尋幽登飛來峰》 宋·釋文珦

    湖際山何限,飛來獨著名。
    玲瓏疑鬼鑿,崷崒自天成。
    猿去猶存洞,龍歸尚有泓。
    樹因含玉潤,泉為煉丹清。

    46 《澤國幽居夏日雜題》 宋·釋文珦

    澤因無袢暑,幽居趣自長。
    花開殊旦暮,稻熟間青黃。
    急雨分塍下,微風度水涼。
    斷除車馬跡,日日聽魚根。

    47 《屏跡》 宋·釋文珦

    江湖厭風波,巖壑事幽屏。
    柴門絕往還,自閱朝昏景。
    日出煙霧消,鳥散松竹靜。
    須臾日西頹,余暉在高嶺。
    短生亦如寄,舉世孰能省。
    愿學遠公儔,終然謝塵境。

    48 《借虛翁涌金門城五詩韻以寫幽居之興》 宋·楊公遠

    半生跡未歷江湖,闢地東郊旋剪蕪。
    結屋池邊塵自少,蒔梅窗外俗全無。
    偶來啜茗謝良友,不肯趨時愧腐儒。
    卻笑一寒難措手,欲裨短褐拆天吳。

    49 《王屋山送道士司馬承禎還天臺》 唐·李隆基

    紫府求賢士,清溪祖逸人。
    江湖與城闕,異跡且殊倫。
    間有幽棲者,居然厭俗塵。
    林泉先得性,芝桂欲調神。
    地道逾稽嶺,天臺接海濱。
    音徽從此間,萬古一芳春。

    50 《在巂州遙敘封禪》 唐·李義府

    天齊標巨鎮,日觀啟崇期。
    岧峣臨渤澥,隱嶙控河沂。
    眺迥分吳乘,凌高屬漢祠。
    建岳誠為長,升功諒在茲。

    51 《高密長公主挽歌》 唐·上官儀

    湘渚韜靈跡,娥臺靜瑞音。
    鳳逐清簫遠,鸞隨幽鏡沉。
    霜處華芙落,風前銀燭侵。
    寂寞平陽宅,月冷洞房深。

    52 《過東山谷口》 唐·盧照鄰

    不知名利險,辛苦滯皇州。
    始覺飛塵倦,歸來事綠疇。
    桃源迷處所,桂樹可淹留。
    跡異人間俗,禽同海上鷗。

    53 《奉和圣制過溫湯》 唐·楊思玄

    豐城觀漢跡,溫谷幸秦馀。
    地接幽王壘,涂分鄭國渠。
    風威肅文衛,日彩鏡雕輿。
    遠岫凝氛重,寒叢對影疏。
    回瞻漢章闕,佳氣滿宸居。

    54 《感遇十二首》 唐·張九齡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詠物寓理

    55 《巡屬縣道中作》 唐·張九齡

    春令夙所奉,駕言遵此行。
    途中卻郡掾,林下招村氓。
    至邑無紛劇,來人但歡迎。
    豈伊念邦政,爾實在時清。

    56 《酬王履震游園林見貽》 唐·張九齡

    宅生惟海縣,素業守郊園。
    中覽霸王說,上徼明主恩。
    一行罷蘭徑,數載歷金門。
    既負潘生拙,俄從周任言。

    冬天寫雪

    57 《奉使自藍田玉山南行》 唐·張九齡

    征驂入云壑,始憶步金門。
    通籍微軀幸,歸途明主恩。
    匪唯徇行役,兼得慰晨昏。
    是節暑云熾,紛吾心所尊。

    58 《晚憩王少府東閣》 唐·張九齡

    披軒肆流覽,云壑見深重。
    空水秋彌凈,林煙晚更濃。
    坐隅分洞府,檐際列群峰。
    窈窕生幽意,參差多異容。
    還慚大隱跡,空想列仙蹤。
    賴此升攀處,蕭條得所從。

    樂府抒情聯想

    59 《祠紫蓋山經玉泉山寺》 唐·張九齡

    指途躋楚望,策馬傍荊岑。
    稍稍松篁入,泠泠澗谷深。
    觀奇逐幽映,歷險忘嶇嶔。
    上界投佛影,中天揚梵音。

    送別勉勵

    60 《陪王司馬登薛公逍遙臺》 唐·張九齡

    嘗聞薛公淚,非直雍門琴。
    竄逐留遺跡,悲涼見此心。
    府中因暇豫,江上幸招尋。
    人事已成古,風流獨至今。

    * 關于幽跡的詩詞 描寫幽跡的詩詞 帶有幽跡的詩詞 包含幽跡的古詩詞(81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