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聲入梧桐,落葉驚甕牖。菊叢生細香,安排作重九。幽子曳杖吟,蓬門獨搔首。故人惠然來,新詩出瓊玖。
飛花無復數,遇物輒成雙。書畫疏幽閣,屏幃戀經窗。懶開辭俗客,寫望憶秋江。椒菊供翰餌,猶須發酒缸。
結屋俯清溪,蕭然迥出奇。書藏千萬卷,梅浸兩三枝。入竹風聲細,移花日影遲。樂山仍樂水,何慮復何思。
栗里幽深自結廬,東籬采菊足清娛。偶然觸目南山好,相對沈吟一語無。
騎臺落日餐秋菊,寒食江南饌餳粥。一年節物正撩人,剩把嘗新伴幽獨。平生慣飽藜藿淡,口腹累人何日足。故園又作穿籬態,解籜呈新包一束。
君不見岷峨春雷江發源,又不見楩楠秋風葉歸根。時中兩字萬物具,他說不出吾圣門。挾書來就辟雍試,堯舜君民得無意。鳳山梅隱屋數椽,區區無乃太早計。
幽蘭如君子,閒雅翰墨場。春風曉畦暖,斜日半窗光。竟夕澹相對,菲菲吐暗香。掩關清杖屨,簾卷度修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