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幽真的詩詞(1337首)

    961 《贈妙勝主人》 宋·陳造

    輿臺卻略車不前,寒風皴肌冰在袖。
    還家大勝去家時,景物頓回春氣候。
    宿云壞裂無幾留,滿放羲輪碾晴晝。
    臥石犖確猶潤濕,短籬檀欒挺疎瘦。

    962 《呈交代》 宋·陳造

    雨行不轉首,豈即真良圖。
    二年望鄉國,得歸不暇徐。
    徒隸悉此意,頗作竭蹷趨。
    沖泥傍險地,亦復歌載涂。

    963 《和李雁湖晚春即事八首》 宋·吳泳

    琴書澹泊古羲軒,花木幽閒漢綺園。
    碧落青嵩無用買,湖光一曲道真渾。

    964 《游大玲瓏小玲瓏》 宋·吳泳

    小玲瓏,大玲瓏,平林突起群玉峰。
    霜铏剪取碧磈磈,雷斧鑿破青嵌崆。

    965 《覽勝亭》 宋·陳師道

    斷岸通橫水,吹花滿系船。
    中年擅幽獨,輟食買林泉。
    草木真宜主,江山故作妍。
    升沉有流轉,且復賦歸田。

    966 《丙子歲三月十有二日游嵩山宿峻極中院時天氣》 宋·李廌

    陽崖轉窅窕,層林蔽重陰。
    披榛過輿馬,緣云得幽尋。
    坐覺真境寂,茲焉悟賞心。

    967 《嘯臺》 宋·李廌

    步兵真曠達,與世故浮游。
    平時哭途窮,郁郁宇宙幽。
    浩氣獨不揜,筑臺凌清秋。
    一嘯已望我,況乃爾汝儔。
    斯人固遺世,世亦不汝收。
    得非青白眼,鈞銖牾時流。
    聊為招魂些,釋汝故時憂。

    968 《壁間所掛山水圖》 宋·李廌

    老驥無能空在閑,苜蓿既飽思行山。
    誰知八幅分向背,恍如百里隨躋攀。
    云煙蒙蒙心共遠,草樹陰陰日將晚。
    一聲幽鳥隔前溪,萬古回春來疊巘。

    969 《廌寓龍興仁王佛舍德麟公定道輔仲寶攜酒希納》 宋·李廌

    宿雨旦初霽,微涼吹廣庭。
    嘉賓忽相遇,方午夢驚扣扃。
    長松森翠影,德修竹參青冥。
    飄云度空急,仲殘日穿林明。

    970 《擬楚詞》 宋·李廌

    匠執斤兮道周,稱百尋以弗用兮谷之幽。
    屈輪囷以為杯兮,孰謂賢於杞柳。
    揉吾性以矯真兮。
    寧全天以為壽。

    971 《百葉梅》 宋·李廌

    寒香本已清,真色初既好。
    誰私化工力,增綴愈妍巧。
    繁葩貯春意,幽姿照青昊。
    獨無和羹實,終塵愧其表。

    972 《留別寄元裕》 宋·李新

    耳熟英聲相見晚,解顏一笑盡天真。
    有魚待客不妨醉,無玉藏花初厭貧。
    疏竹已留清夜月,好風先斷過江塵。
    幽居莫薙庭前草,枕葄他時有故人。

    973 《早梅》 宋·李新

    冥寞玄崖宅有神,冷香寒色漏天真。
    感深暖日常為力,杰出飛霜恐后春。
    千里故人何以寄,一枝幽意望誰親。
    孤標若值芳華苑,羞與妖紅碧樹鄰。

    974 《公慕治》 宋·張繼先

    一壇幽占萬松陰,意為尋真特地深。
    翳翳野云披綠岸,時時疏雨灑青林。
    真圖未落前朝手。
    短褐堪求古圣心。
    鶴輦近過游息處,桃花流水尚堪尋。

    975 《潞公與梅圣俞論古人有純用平聲字為詩如枯桑》 宋·鄭剛中

    江梅非凡根,先春花南枝。
    玲瓏皆瑤英,雕鐫誰為之。
    天高孤芳寒,風來幽香隨。
    朝暾晞霜華,蘭膏涂真妃。

    976 《游西山》 宋·鄭剛中

    我來西江邊,兀坐閱寒暑。
    水外有佳處,欲往興輒阻。
    昨朝主人閑,聯轡臨洲渚。
    開船入江云,絕渡不須櫓。

    977 《憶昨》 宋·鄭剛中

    憶昨少年日,家無斗粟藏。
    銜杯須徑醉,得意必真狂。
    老去惟思睡,年來祗念鄉。
    幽齋誰共語,看徹篆紋香。

    978 《送月上人南游》 宋·王灼

    錦官東郭大蘭若,眼明見子長廊下。
    春風二月白帝城,一笑相逢手重把。
    羨子遠引如孤鵠,顧我低摧真病馬。
    碧山紅塵不同調,底事胸懷兩傾寫。
    幽尋勝踐我亦喜,夢魂已落瀟湘野。
    扁舟躡子尚可期,幸有此身閑似社。

    979 《次韻王才元陪季申樞密諸公游東山之作》 宋·李彌遜

    游云本無心,時為晴山留。
    我曹等云閑,變作尋山游。
    駕言出城闕,古寺聊相投。
    摩挲鑄金像,不知幾春秋。

    980 《次韻隱者陳無隅二首》 宋·李彌遜

    柴門寂寂閉山光,客至供糜有二方。
    誰存唐衢歸魏闕,肯令五適老閿鄉。
    藕塘待晚對幽壑,竹院消閑近寶坊。
    用舍由時姑袖手,豈無真樂在濠梁。

    * 關于幽真的詩詞 描寫幽真的詩詞 帶有幽真的詩詞 包含幽真的古詩詞(133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