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幽洞的詩詞(839首)
141
《洞霄宮》 宋·許開
珠宮梁柱太平年,福地從知接洞天。
曲檻一峰飛怪石,幽亭三峽迸流泉。
驪龍睡重時方旱,白鷗歸來客欲仙。
殿上紅云西日映,此身如在玉皇前。
142
《游老君洞》 宋·楊幼輿
陰陽無端更去流,世間盛福難全收。
古人一麾恥外郡,今我半刺來邊州。
到官未久出按懸,滿眼猺獞森戈矛。
誰知造化默相補,玉融山水何清幽。
143
《南雁西洞》 宋·葉群
石門深窅鎖丹霞,倚馬西風日欲斜。
幽境已無塵俗氣,白云尚有翠微家。
林間摘句書紅葉,澗底烹泉帶落花。
向晚且從西洞息,碧山明月正堪賒。
144
《題靈龜洞》 宋·張安修
何年六丁驅霹靂,蒼龍驚起穿崖石。
拿雷掣電卷波濤,來與真仙分窟宅。
上崖窅深如偶甕,下崖人谽谺如空洞。
不知泉脈從何來,百面鼙鼓長洶涌。
145
《水簾洞》 宋·張國衡
洞口鮫綃薄,山心玉蕊浮。
殘云掛練影,新月下空鉤。
白鶴仙人去,蒼苔石磴幽。
奇蹤看不倦,旬日為淹留。
147
《游洞霄宮》 宋·張巽
新晴草木翠光流,麥隴清和四月秋。
巽二風來山發冷,阿香雷過馨聲幽。
杜鵑閧枕催歸去,丁鶴攀轅欲借留。
半夜忽聞巖壑響,小詩調戲鬼神愁。
151
《大滌洞天留題》 宋·鄭名卿
問路先從通濟橋,沿溪長岸去迢迢。
人間別有神仙境,云里深藏古洞霄。
石穴幽陰然火照,琳宮清曠隔塵囂。
山蟠九鎖人希到,得侶同游俗慮消。
152
《題石門洞》 宋·鄭汝諧
每移征棹并云根,便覺幽懷謝世喧。
皓色飛來天際雪,紅塵不到水邊門。
破荒康樂名猶在,紀勝元章字不存。
但有好山容老子,何須更訪武陵源。
153
《張公洞》 元·周砥
倏忽鑿混沌,茲事豈其余。
不知幾何年,云古仙人居。
嗟我至此為躊躇,洞天諸宮窅兮黑。
試命烈火燭空虛,森森怪石相對立,如口欲語手欲抾前有
154
《陽明洞》 元·韓性
日日攜壺坐釣磯,眼看門外軟紅飛。
已無游騎尋芳事,卻訪幽人入翠微。
石磴欲青春雨足,酒爐初冷絮花稀。
悠然自解登臨意,十里香風一棹歸。
155
《水簾洞》 明·程誥
徑平草木深,幽碧日以積。
遂使水簾勝,咫尺千里隔。
真源不可問,惆悵凈色白。
窟石冷秋根,何由漱云液。
156
《石經洞》 明·馮有經
小西方境隔層臺,半嶺何年一藏開。
舍利涌光文字住,香林施凈帝天來。
山名白帶知幽爽,洞作燒痕試劫灰。
更上高峰最高處,風雷竟日為鳴哀。
157
《朝陽洞下二泉》 明·黃輝
洞天人不識,龍亦自為名。
石室金壺發,丹床玉廠橫。
曾經幽客住,不遣宿猿爭。
坐覺羲和近,真騎紫柏行。
158
《游大酉洞天》 明·陸粲
疇昔覽山經,名跡等大酉。
乾坤遼闊吳楚長,倚劍青冥只翹首。
誰云萬里今獨來,怏意茲游信非偶。
主人亦清真,同余紫霞想。
159
《張公洞》 明·陸師道
女媧補天馀碨壘,積之厚地藏精靈。
五色久甗真宰怒,地莫敢愛開雷霆。
光通覆盂徹深杳,竇啟寶櫝窺晶熒。
入門下視氣莫測,但見島嶼浮滄溟。
160
《善權洞》 明·陸師道
善卷讓位尋丹丘,逍遙居此巖之幽。
玉山寶房開瑰麗,茅茨土階寧足留。
重巖磅礴啟三洞,下為邃室高為樓。
樓疑蜃氣化成闕,丹青繚繞虹霓浮。
* 關于幽洞的詩詞 描寫幽洞的詩詞 帶有幽洞的詩詞 包含幽洞的古詩詞(83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