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幽心感的詩詞(339首)
261
《哨遍(括蘭亭記)》 宋·吳潛
在晉永和,癸丑暮春,初作蘭亭會。
集眾賢,臨峻嶺崇山,有茂林修竹流水。
暢幽情,縱無管弦絲竹,一觴一詠佳天氣。
于宇宙之中,游心騁目,此娛信可樂只。
262
《大圣樂》 宋·劉辰翁
音韻低黯,辭情跌宕,庶幾哀而不怨,有益于幽憂憔悴者。
然二語外率鄙俚,因依聲仿佛反之和之。
此曲少有作者,流為善歌,則或數十疊,其聲皆不可考。
今特以意高下,未必盡合本調,聊以纟予思志感云爾。
263
《高陽臺》 宋·張炎
榛中,故未有亦猶今之視昔之感,復嘆葛嶺賈相之故廬也。
古木迷鴉,虛堂起燕,歡游轉眼驚心。
南圃東窗,酸風掃盡芳塵。
鬢貂飛入平原草,最可憐、渾是秋陰。
264
《長相思令》 宋·譚意哥
舊燕初歸,梨花滿院,迤邐天氣融和。
新晴巷陌,是處輕車駿馬,禊飲笙歌。
舊賞人非,對佳時、一向樂少愁多。
遠意沉沉,幽閨獨自顰蛾。
265
《括酹江月》 宋·林正大
杏花春晚散馀芳、著處縈簾穿箔。
喚起幽人明月夜,步月褰衣行樂。
置酒花前,清香爭發,雪挽長條落。
山城薄酒,共君一笑同酌。
266
《游廬山》 魏晉·慧遠
崇巖吐氣清,幽岫棲神跡。
希聲奏群籟,響出山溜滴。
有客獨冥游,逕然忘所適。
揮手撫云門,靈關安足辟?流心叩玄扃,感至理弗隔。
孰是騰九霄,不奮沖天翮。
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
267
《折齒歌》 宋·羅椅
春衫未成錦機語,棠棣半花鳳一羽。
象床雪綜小龍梭,細穴銀光吐冰縷。
西鄰郎君東海歸,芙蓉露白杏雨肥。
十二欄邊說幽怨,勸織南浦雙鴛飛。
269
《上黃太史》 宋·高荷
萬里南溪郡,黃香得賜環。
盛名喧海內,摧翮返云間。
太史資誠峻,郎官選亦慳。
朝廷才特起,堂奧援誰扳。
270
《李將軍歌》 明·羅洪先
五溪西南山刺天,千盤萬箐幽且堅。
嵐腥水毒不可渡,昏昏白晝沉烏鳶。
帝竄三苗曾此地,或云槃瓠居仍傳。
魑魅過從喜得侶,山川感召生何偏。
272
《竹齋題事》 宋·李埴
低齋結空野,小竹移孤林。
齋閑竹凈好,日媚幽人心。
南方夏厭暑,獨此留殘陰。
戛雨挫促夢,穿風搜涼襟。
274
《念佛三昧詩》 宋·釋遵式
萬感外形骸,儼然虛堂寂。
明毫冠群彩,幽神資始績。
妙象非夙預,俗覽豈良覿。
析之會入微,清玩心無懌。
275
《東山》 宋·王應麟
東山美周公,千載邈遺音。
槃槃謝家安,陳跡猶可尋。
仰睇虞峰高,俯挹娥濤深。
偉人不可作,感慨生登臨。
279
《開福寺》 宋·趙汝譡
蕭辰款招提,近郭野趣深。
廣池映茂樹,秋水涵夕陰。
及茲塵事暇,誰與同幽襟。
竹密隱江艇,荷衰凈云岑。
280
《屈原祠》 宋·趙汝譡
忠深獨逢尤,怨極翻作歌。
豈云嗜好異,奪此芳潔何。
郢都值末造,聽惑賢佞訛。
令尹尊國事,君王信秦和。
* 關于幽心感的詩詞 描寫幽心感的詩詞 帶有幽心感的詩詞 包含幽心感的古詩詞(33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