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幽并的詩詞(559首)
81
《木蘭花慢 宋漢臣墨梅并序嘉議宋公于予?》 元·魏初
尊酒留連者累日,過后訃音至長安,予不勝驚悼。
今年以事來都,其弟義甫秘監會予于東溪,出示嘉議墨梅橫幅,因作長短句一章,兼致區區追挽愛筆端造化,春不盡、思無邊。
看詩意精神,不求顏色,物外神仙。
回頭水南水北,覺冰姿玉骨卻凄然。
85
《高陵篇(并序)》 明·盧熊
高陵者,吳武烈皇帝所葬,在今平江盤門外三里。
其妻吳夫人,子長沙桓王,皆附焉。
至正廿三年冬十一月,熊與同郡沈征君伯熙父訪之。
征君因言:“余向曾過此,聞父老言地屬沙湖金氏墓,上
91
《中隱堂詩(SS〗并敘)》 宋·蘇軾
岐山宰王君紳,其祖故蜀人也,避亂來長安,而遂家焉。
其居第園有名長安城中,號中隱堂者是也。
予之長安,王君以書戒其子弟邀予游,且乞詩甚勤,因為作此五篇。
去蜀初逃難,游秦遂不歸。
92
《石芝(并敘)》 宋·蘇軾
元豐三年五月十一日癸酉,夜夢游何人家,開堂西門有小園古井,井上皆蒼石,石上生紫藤如龍蛇,枝葉如赤箭。
主人言,此石芝也。
余率爾折食一枝,眾皆驚笑,其味如雞蘇而甘,明日作此詩。
空堂明月清且新,幽人睡息來初勻。
94
《寄鄧道士(并引)》 宋·蘇軾
羅浮山有野人,相傳葛稚川之隸也。
鄧道士守安,山中有道者也,嘗于庵前見其足跡長二尺許。
紹圣二年正月十日,予偶讀韋蘇州《寄全椒山中道士》詩云: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
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
95
《次韻定慧欽長老見寄八首(并引)》 宋·蘇軾
蘇州定慧長老守欽,使其徒卓契順來惠州,問予安否,且寄《擬寒山十頌》。
語有璨、忍之通,而詩無島、可之寒,吾甚嘉之,為和八首。
左角看破楚,南柯聞長滕。
鉤簾歸乳燕,穴紙出癡蠅。
96
《江月五首(并引)》 宋·蘇軾
嶺南氣候不常。
吾嘗云:菊花開時乃重陽,涼天佳月即中秋,不須以日月為斷也。
今歲九月,殘暑方退,既望之后,月出愈遲。
予嘗夜起登合江樓,或與客游豐湖,入棲禪寺,叩羅浮道院,登逍遙堂,逮曉乃歸。
97
《嵇紹似康(并引)?一作戲作賈梁道詩?》 宋·蘇軾
.王凌謂賈充曰:“汝非賈梁道之子耶?乃欲以國與人。
”由此觀之,梁道之忠于魏也久矣。
司馬景王既執凌而歸,過梁道廟,凌大呼曰:“我亦大魏之忠臣也。
”及司馬景王病,見凌與梁道守而殺之。
* 關于幽并的詩詞 描寫幽并的詩詞 帶有幽并的詩詞 包含幽并的古詩詞(55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