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幽僧的詩詞(845首)

    21 《山僧蘭若》 唐·顧況

    絕頂茅庵老此生,寒云孤木伴經行。
    世人那得知幽徑,遙向青峰禮磬聲。

    22 《酬幽居閑上人喜及第后見贈》 唐·陳羽

    九霄心在勞相問,四十年間豈足驚。
    風動自然云出岫,高僧不用笑浮生。

    23 《送僧方及南謁柳員外》 唐·劉禹錫

    昔事廬山遠,精舍虎溪東。
    朝陽照瀑水,樓閣虹霓中。
    騁望羨游云,振衣若秋蓬。
    舊房閉松月,遠思吟江風。

    24 《贈藥山高僧惟儼二首》 唐·李翱

    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
    我來問道無馀說,云在青霄水在瓶。
    選得幽居愜野情,終年無送亦無迎。
    有時直上孤峰頂,月下披云嘯一聲。

    25 《旅次景空寺宿幽上人院》 唐·白居易

    不與人境接,寺門開向山。
    暮鐘寒鳥聚,秋雨病僧閑。
    月隱云樹外,螢飛廊宇間。
    幸投花界宿,暫得靜心顏。

    26 《與僧智如夜話》 唐·白居易

    懶鈍尤知命,幽棲漸得朋。
    門閑無謁客,室靜有禪僧。
    爐向初冬火,籠停半夜燈。
    憂勞緣智巧,自喜百無能。

    感恩父母

    27 《贈苦行僧》 唐·雍裕之

    幽深紅葉寺,清凈白毫僧。
    古殿長鳴磬,低頭禮晝燈。

    28 《懷幽期》 唐·鮑溶

    清砧擊霜天外發,楚僧期到石上月。
    寒峰深虛獨繞盡,夜水淺急不可越。
    窅機冥智難思量,無盡性月如空王。
    眼界行處不著我,天花下來惟有香,我今胡為寄他鄉。

    29 《過城南僧院》 唐·姚合

    寺對遠山起,幽居仍是師。
    斜陽通暗隙,殘雪落疏籬。
    松靜鶴棲定,廊虛鐘盡遲。
    朝朝趨府吏,來此是相宜。

    30 《過城南僧院》 唐·姚合

    寺對遠山起,幽居仍是師。
    斜陽通暗隙,殘雪落疏籬。
    松靜鶴棲定,廊虛鐘盡遲。
    朝朝趨府吏,來此是相宜。

    31 《送僧游縉云》 唐·朱慶馀

    但望青山去,何山不是緣。
    寺幽堪講律,月冷稱當禪。
    水落無風夜,猿吟欲雨天。
    尋師若有路,終作緩歸年。

    32 《送僧往臺岳》 唐·朱慶馀

    五城初罷講,海上憶閑行。
    觸雪麻衣靜,登山竹錫輕。
    天寒岳寺出,日晚島泉清。
    坐與幽期遇,何人識此情。

    33 《偶游石盎僧舍(宣州作)》 唐·杜牧

    敬岑草浮光,句沚水解脈。
    益郁乍怡融,凝嚴忽頹坼。
    梅颣暖眠酣,風緒和無力。
    鳧浴漲汪汪,雛嬌村冪冪。

    34 《偶游石盎僧舍(宣州作)》 唐·杜牧

    敬岑草浮光,句沚水解脈。
    益郁乍怡融,凝嚴忽頹坼。
    梅颣暖眠酣,風緒和無力。
    鳧浴漲汪汪,雛嬌村冪冪。

    35 《幽人》 唐·李商隱

    丹灶三年火,蒼崖萬歲藤。
    樵歸說逢虎,棋罷正留僧。
    星斗同秦分,人煙接漢陵。
    東流清渭苦,不盡照衰興。

    36 《宿僧院》 唐·劉得仁

    禪地無塵夜,焚香話所歸。
    樹搖幽鳥夢,螢入定僧衣。
    破月斜天半,高河下露微。
    翻令嫌白日,動即與心違。

    懷古寫山寫景

    37 《僧舍二首》 唐·趙嘏

    只言雙鬢未蹉跎,獨奈牛羊送日何。
    禪客不歸車馬去,晚檐山色為誰多。
    溪上禪關水木間,水南山色與僧閑。
    春風盡日無來客,幽磬一聲高鳥還。

    38 《僧舍二首》 唐·趙嘏

    只言雙鬢未蹉跎,獨奈牛羊送日何。
    禪客不歸車馬去,晚檐山色為誰多。
    溪上禪關水木間,水南山色與僧閑。
    春風盡日無來客,幽磬一聲高鳥還。

    39 《秋日送僧志幽歸山寺(一作秦系詩)》 唐·馬戴

    禪室繩床在翠微,松間荷笠一僧歸。
    磬聲寂歷宜秋夜,手冷燈前自衲衣。

    40 《飯僧》 唐·李群玉

    好讀天竺書,為尋無生理。
    焚香面金偈,一室唯巾水。
    交信方外言,二三空門子。
    峻范照秋霜,高標掩僧史。

    * 關于幽僧的詩詞 描寫幽僧的詩詞 帶有幽僧的詩詞 包含幽僧的古詩詞(84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