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并心的詩詞(1508首)

    861 《大悲觀音栴檀像》 宋·釋遵式

    南無十方三世佛,南無本師大牟尼。
    南無西方安樂剎,阿彌陀佛十力尊。
    南無過去無數劫,彼世世燈觀世音。
    諸佛慧眼第一凈,以不二相觀三界。

    862 《丙子仲冬紫閣寺聊句》 宋·蘇舜元

    白石太古水,蒼厓六月冰。
    昏明咫尺變,身世逗留增。
    橋與飛霞亂,人間獨鳥升。
    風泉冷相搏,樓閣暮逾澄。

    863 《過古夾寨城》 宋·孫沖

    宋氏英聲振,并門意氣揚。
    兩雄爭裂土,百戰競圖王。
    揣敵惟虞晉,躭頤已噬唐。
    大河分背面,上黨扼咽吭。

    864 《酬趙隱君還予詩稿之作因來韻增至二十四用柳》 宋·孫巖

    度德宜滕長,論交墮魯臯。
    凄涼當歲晚,瀟灑見時髦。
    常恐詩無證,空知調欲高。
    扶疏才社櫟,變化豈胥濤。

    865 《代胡倉過圣德惠民詩一首》 宋·王阮

    平楚皆膏壤,成湯忽旱年。
    人知圣慮切,恩遣使臣宣。
    乙犯饑荒后,長沙富庶全。
    紀年四十載,斗米二三錢。

    866 《答盈盈》 未知·王山

    東風艷艷桃李忪,花圍春入屠酥濃。
    龍腦透縷鮫綃紅,鴛鴦十二羅芙蓉。
    盈盈初見十六,眉試青膏鬢垂綠。
    道字不正嬌滿懷,學得襄陽大堤曲。

    867 《湖山紀游》 宋·王執禮

    吳山東南秀,蔥郁盤帝城。
    西湖據其趾,御氣通波心。
    余膏被草木,蔚眼皆欣榮。
    □晨天宇穆,惠風汎初晴。

    868 《淳熙內禪頌》 宋·王子俊

    太初冥冥,孰究孰營。
    羲儀圖之,靡麗於成。
    有圣惟勛,疏之瀹之。
    斧其不條,而荒度之。

    869 《挽故知容州朝請陶公章二首》 宋·危驂

    巴陵三載掾,太半并棠陰。
    仆守濂溪訓,公推靖獻心。
    迨更深夜簀,茹納惜時金。
    引領西山路,天風淚滿襟。

    870 《次袁說友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韻》 宋·毋丘恪

    縑素巧貌溪山姿,寶藏肯笑虎頭癡。
    何人夜半胠篋去,信為羽化無疑遲。
    魏明不惜萬夫辦,鑿山累土夸神奇。
    景明突起芳林苑,谷城文石光參差。

    871 《恭謁臺岳桐柏觀紀事》 宋·謝伋

    拜恩散號在茲地,乘興真游駕小車。
    擁笏朝真香火罷,虛明庭院靜無嘩。
    按圖默記金聲賦,意氣直欲登仙槎。
    龍淵三井液膏乳,瓊臺雙闕飛云霞。

    872 《絕命詞》 宋·徐應鑣

    二男并二女,隨我上梯云。
    烈士甘焚死,丹心照紫雯。

    873 《山茶花》 宋·徐月溪

    山花又晚出,舊不聞圖經。
    花深嫌少態,曾入蘇公評。
    邇來亦變怪,紛然著名稱。
    黃香開最早,與菊為輩朋。

    874 《妾薄命》 宋·許志仁

    雙雙林間鳥,雌雄相并棲。
    驚風忽吹散,各自東西飛。
    妾意如斷弦,斷弦猶可續。
    君心似流水,流水何當復。
    何當復,又是空房將淚宿。

    875 《梅林分韻得陶字》 宋·楊大光

    蟠根寄荒絕,擢干空槮蕭。
    鄉來聞妙語,剪拂到兒曹。
    垂老猶叵堪,開落幾徒勞。
    不謂動杖屨,惠然排蓬蒿。

    876 《贈月洞先生》 宋·葉碧峰

    跳出塵關百念輕,大元羽士宋儒生。
    易參羲圣通玄妙,詩比唐人并駕行。
    咒水灑時天地凈,符文書處鬼神驚。
    洞中靜夜天留月,心與梅花一樣清。

    877 《奉贈德新知府并呈明德通守時中判府良心長司》 宋·葉見泰

    朝發瑞溪縣,夕憩蒼梧城。
    蒼梧有賢牧,寮采悉時英。
    宴我南薰樓,宿我嘉魚亭。
    珍肴既重列,美醞仍細傾。

    878 《歌兩淮》 宋·員興宗

    君不見北風吹淮風浪黑,鐵馬千群凝一色。
    當時廟論孰經濟,將相無言潛動魄。
    或云南紀當何憂,今代諸葛身姓劉。
    陸下喚取守淮甸,彼有勝算逾干矛。

    879 《挽真西山二首》 宋·曾極

    一片誠心并若丹,愛民何止十分寬。
    不成中國相司馬,空使蒼生望謝安。
    廣益集思今已晚,以明佐圣古來難。
    治平一卷黃扉墨,留與君王拭淚看。

    880 《作歌詠蘇云卿》 宋·曾原

    東湖湖面波渺瀰,東湖岸上春土肥。
    先生鉏云明月曉,種來蔬甲今成畦。
    把茅蕭蕭環四壁,此身不原人間識。
    乾刊清夷那復知,寸心杳渺黃塵隔。

    * 關于并心的詩詞 描寫并心的詩詞 帶有并心的詩詞 包含并心的古詩詞(150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