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繇西域漸中土,欲使群心皆鼓舞。若顓梵語及胡書,昧者雖從明孰與。其徒往往多材能,暗結時賢為外助。遠公自昔來廬山,夸逞蓮花邀社侶。
淮淝兩水不相通,隔岸臨流望向東。千顆淚珠無寄處,一時彈與渡前風。
永嘉名郡昔推名,連屬荀家弟與兄。教化靜師龔渤海,篇章高體謝宣城。山從海岸妝吟景,水自城根演政聲。今日老輸崔博士,不妨疏逸伴雙旌。
溫泉浴罷,酣酒才B153,洗妝猶濕。落暮云深,瑤臺月下逢太白。素衣初染天香,對東風傾國。惆悵東闌,炯然玉樹獨立。
睡起獨憐人,吟詩感嘆頻。蠶眠知入夏,溪漲覺余春。搔首慚膏沐,停觴憶飲醇。蒹葭余一水,何處問通津。¤
題遍碧苔箋,吟殘綠水篇。流霞穿樹出,明月隔溪懸。乍聽聲聲笛,還逢泛泛船。琴心誰共識,山水自相憐。
白袍昔紛紛,相與會東堂。帝梧碧蕭瑟,翔集皆鸞鳳。伊余素空疏,濫吹翰黑場。不為群雋遺,出處聊簪裳。
風高準擬整烏巾,簪菊難逢酒主人。為語閉門投轄子,一般曲糵萬家春。
逐客佳晨省醉眠,出門未辦杖頭錢。卻因廚釀分雙榼,添入詩圖作九仙。
望舒雖是月,借作此樓名。收爾萬家地,歸吾雙眼明。規模成巧小,景物散縱橫。人若無高見,虛空柱謾擎。
美人乘天風,手吹玉參差。我有龍門桐,綴之冰蠶絲。空中一偈答,聞者為忘機。神馬已出河,鳳皇且鳴岐。悠悠百年內,儻有相逢時。
我登海山巔,群丘眇如芥。客來談九州,更詰誰小大。神疲穆滿馭,足繭神始載。終然方寸心,擾擾軀殼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