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年鶴歲的詩詞(387首)

    321 《中隱堂詩(SS〗并敘)》 宋·蘇軾

    岐山宰王君紳,其祖故蜀人也,避亂來長安,而遂家焉。
    其居第園有名長安城中,號中隱堂者是也。
    予之長安,王君以書戒其子弟邀予游,且乞詩甚勤,因為作此五篇。
    去蜀初逃難,游秦遂不歸。

    322 《送聞人伯卿赴銅陵重送伯卿》 宋·范成大

    雪花來無時,入春送三作。
    冰柱凍不解,去地才一握。
    東風畏奇寒,未敢破梅萼。
    已僵員嶠蠶,那問紇干雀。

    323 《將赴官夔府書懷》 宋·陸游

    病夫喜山澤,抗志自年少。
    有時緣龜饑,妄出丐鶴料。
    亦嘗廁朝紳,退懦每自笑。
    正如怯酒人,雖愛不敢釂。

    324 《游萬州岑公洞》 宋·陸游

    大業征遼發閭左,軍興書檄煎膏火。
    此時也復有閑人,自引巖泉拾山果。
    後六百歲吾來游,洞中正夏凄如秋。
    乳石床平可坐臥,水作珠簾月作鉤。
    十年神游八極表,浮名坐覺秋豪小。
    試問岑公迎我不?鶴飛忽下青松杪。

    325 《道院雜興》 宋·陸游

    早歲知聞久已空,巋然猶有灞城翁。
    東樓誰記傾春碧,北嶺空思擘晚紅。
    冉冉流年霜鬢外,累累荒冢綠蕪中。
    琳房何日金丹熟?老鶴猶堪萬里風。

    326 《丈亭遇老人長眉及肩欲就之語忽已張帆吹笛而》 宋·陸游

    颯颯長眉綠覆肩,欲推壽數意茫然。
    若非楚國庚寅歲,定是堯時丙子年。
    銅笛一聲驚宿鷺,蒲帆數幅破晴煙。
    遙知乘醉江湖去,黃鶴樓頭又放顛。

    327 《道院述懷》 宋·陸游

    八十年前一炷香,依然余習未全忘。
    舊緣入靜多扃戶,近為精思別置床。
    篝火古鐺煎檜蜜,汲泉小甕釀松肪。
    老翁正似遼天鶴,更覺人間歲月長。

    328 《送蜀士張之源二子維燾中童子科西歸》 宋·楊萬里

    岷山玉樣清,岷水眼樣明。
    風流文彩故應爾,又見張家雙驥子。
    小兒八歲骨未成,誦書新作鸞鶴邑。
    大兒十二氣已老,覓句談經人絕倒。
    豫章七年人得知,馱騠三日世便奇。
    天生異材能幾許,更飽風霜也未遲。

    329 《聞蟬有感三首》 宋·宋祁

    殘蛻拋何處,新聲集迥枝。
    歲芳鵙后妬,露信鶴前知。
    風塢嘶清御,霞梢咽暝規。
    此時兼一葉,并助長年悲。

    330 《聞蘇先生除校書郎喜而為詩并招王子中》 宋·張耒

    績溪仙翁若秋鶴,有喙不向腥膻啄。
    幾年戢翼大江南,下看紛紛飛燕雀。
    親攜杖拂呵禪祖,自伐松根出靈藥。
    世人真自為公忙,公寧有意人間樂。

    331 《次韻宋懋宗三月十四日到西池都人盛觀翰林公》 宋·黃庭堅

    金狨系馬曉鶯邊,不比春江上水船。
    人語車聲喧法曲,花光樓影倒晴天。
    人間化鶴三千歲,海上看羊十九年。
    還作遨頭驚俗眼,風流文物屬蘇仙。

    332 《梅花》 元·王冕

    疏枝錯落花燦爛,正似推篷溪上看。
    凍痕不剝五更霜,蘚色猶存百年干。
    孤山處士詩夢寒,羅浮仙人酒興闌。
    天荒地老行路難,誰傳春色來人間。

    333 《送歐陽彥珍歸杭》 元·王冕

    金陵山勢如蟠龍,金陵美酒玻璃紅。
    對山酌酒卻歌舞,坐笑前輩何英雄。
    六朝遺跡漫煙霧,鳳凰臺上秋無數。
    斜陽巷陌燕子飛,秦淮西下長江去。

    334 《沁園春·淮海知名》 宋·無名氏

    淮海知名,今日劉郎,勝如舊時。
    記當年幕府,從容贊畫,云從萬騎,電掣千麾。
    威震新塘,氣吞漣楚,滌掃妖氛但指期。
    論功處,載驂鸞鶴,衣錦賦榮歸。

    335 《依韻酬永叔再示》 宋·梅堯臣

    前歲守廩京城西,有如勾踐巢會稽。
    引杯嘗膽未雪恥,怒蛙起揖當涔蹄。
    海天白日蔽光影,霹靂一過收云霓。
    九皋澄明鶴翅濕,欲暮刷羽聲嘶嘶。

    336 《送知府張路鈐還闕》 宋·晁說之

    橐戈未肯下靈州,白馬將軍今白頭。
    將軍父子重儒術,坐有綠衣人則休。
    六年謠頌流圁落,臥使雕山添岝崿。
    看山飲水無一事,日俸歲饑欣自若。
    匹馬飄飄朝九天,晚交送別亦潸然。
    煩君去路望嵩少,猿鶴相思端可憐。

    337 《送筇杖與劉湛然道士》 宋·王禹偁

    有客遺竹杖,九節共一枝。
    鶴脰老更長,龍骨乾且奇。
    我問何所來,來從西南夷。
    因思漢武帝,求此民力疲。

    338 《四和》 宋·劉克莊

    手援鍪弧先奮呼,盛氣直傳入國都。
    屈盤硬語押險韻,有似兵家使詐愚。
    專場自矜觜距黠,覆軍詎意肝腦涂。
    堂堂老將號令肅,中營外柵如聯珠。

    339 《次韻黃戶曹問訊二首》 宋·劉克莊

    殘年宜去亦宜休,出處輸渠第一流。
    華表歸三千歲鶴,具區有四十蹄牛。
    吟薰風殿曾微諷,祖夕陽亭尚隱憂。
    乾鵲噪檐無別喜,書筒詩卷遠相求。

    340 《若拙弟說汝州可居已卜約一丘用韻寄元東》 宋·陳與義

    四歲冷官桑濮地,三年羸馬帝王州。
    陶潛迷路已良遠,張翰思歸那待秋。
    病鶴欲飛還躑躅,孤云欲去更遲留。
    盍簪共結雞豚社,一笑相從萬事休。

    * 關于年鶴歲的詩詞 描寫年鶴歲的詩詞 帶有年鶴歲的詩詞 包含年鶴歲的古詩詞(387首)
    chengrenyouxi